曾翻譯《查令十字街84號》的羅貝妮和前夫在前夫同事家後院烤肉。
這個同事就是經常組織玩劇本殺的那位,他是一位刑事辯護律師,對於謀殺和推理有著超乎尋常的樂趣,後來,羅貝妮想到他是英倫的人,就覺得難怪了。
餐桌旁邊坐了差不多十個人。
這些都是這位同事組織的喜歡玩劇本殺的人。今天他們又聚在一起玩劇本殺,可惜本子不好,大家玩的都不盡興。
但有一說一,香腸漢堡還是不錯的。
眾人坐在椅子上聊天。
前夫同事搖頭,“挑本子的看前面不錯,誰知道後面不行,現在已經沒多少好本子了。”
他們剛才玩的劇本,的確挺火的,但也挺扯的,兇手的動機放到影視劇或者文學創作上,絕對要被觀眾罵孃的,但在劇本殺裡就很流行。不過,這還算好的,還有些劇本故弄玄虛,故意扇情,有時候玩起來就跟地鐵老人看手機,日了狗一樣的感覺。
這也正常。
劇本殺和劇本還有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劇本和有主角、配角,有主次之分,有些角色只承擔相應作用就行了。但劇本殺中,玩家都得有故事線,“戲份兒”差不多都得是主角的量,如此還能把遊戲質量堅持到結尾,需要很大的本事。在這一點上——
“還是《東方快車謀殺桉》好啊。”前夫同事懷念不已。
“是啊。”
餐桌上的眾人,或飲酒,或在聊天的,聞言都深以為然的點頭附和。
《東方快車謀殺桉》可以說是最貼近劇本殺題材,也是最硬核的劇本殺文學作品了,這簡直就是“人人都是兇手”的典範,也是作為劇本殺最好的題材。
當然。
《東方快車謀殺桉》在市面上是沒有劇本殺的,凡是有的也屬於侵權,這邊的出版社首先就不答應,畢竟《東方快車謀殺桉》這本書的犯罪套路只能用一次,知道就沒懸念了,這劇本殺要是流行開了,簡直是砸出版社的生意,所以市面上並沒有這樣的本子。
羅貝妮他們以前玩的《東方快車謀殺桉》劇本殺,是前夫同事這位推理狂熱愛好者和資深劇本殺玩家自己根據製作的。大家當初玩的時候的確很盡興,也很嗨,大家都以為自己是兇手,極力隱藏自己身份、動機和情感,鬥智鬥勇,玩的熱火朝天,各個投入。
就那一次玩,讓羅貝妮也融入了他們其中。
然後——
等玩完了,眾人恍然大悟,拍桉叫好,覺得這本子牛大了的時候,前夫同事才說根據《東方快車謀殺桉》改編的,他還買了十幾本書,分發給眾人。前夫同事當時說:“這劇本殺套路只能用一次,咱不能讓作者寒心啊,都拿一本回去支援作者。”
羅貝妮那時候才發現,好傢伙,書的作者竟然是“江洋”。
眾人這才知道,敢情《東快》作者和《小王子》是同一個人,還跟羅貝妮有這淵源。
羅貝妮後來回去了。
羅貝妮覺得,雖然知道了套路,的確降低了期待感,但讀起來還是很不錯的。
“嘿!”
前夫同事向羅貝妮打招呼:“貝妮,江最近有出偵探計劃嗎?”
“有是有。”
羅貝妮前幾天剛跟蘇珊聊過天。
餐桌上朋友都看過來,前夫同事還非常有興趣的身體前傾:“能透露點資訊嗎?”
羅貝妮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