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
江陽還記得《羅傑疑桉》是個什麼故事。
這是一個特別簡單的桉子,用的一句話就可以概括。
但越簡單越難寫,江陽毫無思緒,只能來求助師父張震幫忙,一起在微縮模型上根據知道的點滴,譬如波洛是來鄉下種西葫蘆來了,然後慢慢地挖掘記憶。
這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
江陽需要一些資料,所以求助於了陳姐,她老公是編輯,應該對這些瞭解頗多。
現在倆人正在屋子裡,按照網上搜到的圖片在還原。
李清寧在院子外的葡萄架下坐著,旁邊的石桌上放著洗過的葡萄,切開的西瓜。葡萄是從頭上葡萄架採的,不那麼甜,略微帶點酸,但汁水很足,吃起來還不錯。
旁邊還有一口缸,裡面有魚。
可惜是觀賞魚。
還太小。
李清寧挺遺憾的,覺得中午應該去吃頓魚。
她喜歡這小院子的,斑駁的陽光穿過葡萄架落在身上,缸裡的魚時不時地浮出水面,而喜歡的人在忙碌。
再沒有比這更愜意的事情了。
她為了不耽誤練習樂器,還把吉他拿過來了,甚至還找到了一絲靈感。就在她彈吉他的時候,聽到江陽和張大爺爭起來,兩個沒見過英倫鄉村的人在爭英倫鄉村什麼樣子。
李清寧在想,要不然帶江陽去英倫鄉村熘達一圈?
剛想到這個,她在法蘭西的朋友發來一個訊息,說她要去英倫準備九月份的時裝週。
李清寧眼前一亮。
她給朋友回了個訊息,讓她到了以後,抽時間先去鄉村拍些照片過來。
朋友很奇怪,但還是答應了。
李清寧重新抱起吉他,掃弦之後,右手大魚際輕叩音孔上方面板,然後屬於夏天陽光的音樂從琴絃上緩緩地流淌出來,這是一首吉他指彈,她剛剛創作的。
暫時只有一小段旋律。
就叫葡萄藤下的陽光吧。
就在李清寧由著一段旋律即興時,陳姐領著劉濤敲門進來了。
“呼!”
陳姐放下手裡的書,“要不是聽見吉他,還找不到呢。”
這小巷子也太隱蔽了,一不小心就錯過了巷子口。
劉濤也打個招呼,“我來送書。”
“江陽在屋裡呢。”
李清寧給劉濤打個招呼,接過陳姐帶過來的工具,她要把剛才的靈感記錄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