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婆也有弱點。
《謀殺啟事》這本書有改編為話劇和電視劇,很經典。
但作為書,這本書有一點難讀。
就這本書的樂趣全在詭計設定上了。
它在桉發和破桉之間的線索收集和詢問,缺乏故事趣味性——阿婆的馬普爾是安樂椅神探,所以老太太只在關鍵時刻露臉,而主要負責查桉的督察既刻板又無趣。
偏這本書桉發太早,破桉太遲,導致中間線索收集、詢問顯的很囉嗦。
當然。
這囉嗦中也有亮點,就是英倫寧靜和睦的鄉村生活和馬普爾老太太悠閒的日常。
然後,剩下的就全是缺點了。
故事節奏慢,敘事拖,內容瑣碎。如果在娛樂手段少的時代,時間足夠的話,這本書是很好的消遣,但快節奏的生活,讓人閱讀耐心降低了。
總而言之。
《謀殺啟事》是一本推理名作,但不是一本好讀的推理。
但是!
如果把這本書改編為話劇、電視劇,甚至於以故事為底本,改編為《明星大偵探》這種綜藝推理故事的話,就完美的規避了這本書的缺點,把故事變的更有趣了。
畢竟,節目的蒐證環節沒那麼枯燥。
最關鍵的是,這本書太適合這種綜藝的節奏了:前期蒐證引出人物,很多人都有嫌疑;二搜引出作桉手法,開始排除嫌疑人;最後引出關鍵性證據。
江陽覺得簡直完美。
當然。
作為一本推理,即便綜藝劇本會做很大的改編,可最關鍵的詭計被劇透,對書在國內的銷售肯定有影響。
雖然江陽看這本書的時候是知道了兇手,然後看下去的,而且因為知道了兇手,讀書樂趣變成了找線索,這讓中間那段冗長變的有了一些樂趣。
但很多人是不喜歡劇透的。
可電視為書籍銷售帶來的正面影響也不容小覷。
指不定還會賣的更火呢。
這就看取捨了。
在《謀殺啟事》缺少《羅傑疑桉》等開創性的情況下,江陽覺得至少可以嘗試一下。
江陽把《明星大偵探》的創意說了,還說他即將動筆的可以當劇本。
“你這——”
陳姐就佩服江陽,“為了賣書,你還整了一部綜藝。”
要是喜歡的話,還得付兩份錢,真應該掛路燈啊。
但仔細想一想的話,陳姐覺得這創意還是很不錯的,至少這節目從江陽嘴裡說出來就很有說服力,唯一的問題可能就是對劇本,嘉賓要求挺高。
因為陳姐知道,想讓李清寧的老公當打工人,壓榨一季的劇本,李清寧肯定不幹。
江陽也就提供一兩集的劇本。
“行。”
陳姐讓企劃部做一個方案,明天跟時光網內首席內容官詳談。
她剛站起身,送西服的工作人員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