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對這張專輯印象太深刻了。
這張專輯作為李魚的出道專輯,雖主打民謠,但其中對於爵士元素的運用,為他帶來不小的影響。
爵士和民謠很明顯的一個區別就是一個注重音樂的表達,一個注重於情緒的表達,所以有爵士三百和絃給三個人聽,民謠三個和絃給三千個人聽的說法。
但李魚的這張專輯裡有幾首歌,則很有創造性把爵士樂用的音階以及別的音樂元素融合到了民謠裡,一改民謠和絃走向單一,節奏呆板,配器貧乏,只有歌詞牛皮,旋律生拉硬拽這些壞毛病,讓音樂的表達同情緒的表達相得益彰,極大豐富了民謠的旋律與內容,憑一己之力為國內民謠帶來了大的突破,從而一舉封神。
然而——
就是這麼深的音樂造詣,讓當時圈裡人覺得,這不是一個十幾歲的小姑娘玩的轉的。
他們懷疑這是李母代筆。
當然。
吉他手對這張專輯印象深刻,不止是代筆,更重要的還是李魚在爵士樂上的造詣。
他那時候剛喜歡上爵士樂不久——
主要為了標新立異,覺得自己喜歡這小眾又難的音樂很有優越感。
他當時看那麼多人誇李魚,心裡對這個小他很多的小姑娘還挺不服氣的,心想不就是挪用了點爵士樂的元素嘛,有什麼好吹的。可等他對爵士樂瞭解深了以後,他才明白,這得對爵士樂有多瞭解,才能做到把布魯斯的元素信手拈來的用到民謠的音樂表達上啊。
也就是那時,吉他手才對李魚這個小姑娘真心佩服起來。
就是到了現在。
吉他手都不敢說他在玩爵士樂上,比大魔王厲害。
這也讓他雖然玩的是爵士樂,但從來不敢說就鄙視搖滾、流行什麼的。
不過——
他聽主唱說道:“指不定代筆習慣了,也為她老公找了個代筆呢——這叫路徑依賴。”
吉他手是不信的。
這也太小看大魔王了。
大魔王早證明自己了,就那張封神的專輯裡,不止爵士,鄉村、藍調她都信手拈來。
今年出的《佚名先生》更是在流行音樂上帶來了讓人眼前一亮的東西,以至於國外至高音樂獎項金唱片獎都有李魚的呼聲了。
當然,因為語言的關係,也就是呼聲而已。
只是——
對於主唱的說法,他沒說話。
他倆雖是一個樂隊的,但性格不太一樣,主唱說好聽點是很有自信,說難聽點兒是有點兒蜜汁自信,比我厲害的有瑕疵,沒我厲害的看都不看,大概是這種心態。
他們開車離開了商場,在轉過一條街以後就到了他們今天晚上要表演的酒吧。
酒吧到下午才營業。
他們早點過來是除錯下裝置,順便當作排練的場地,練一下新歌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