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
乾脆面看到這兒,心想幸好江洋這本書是寫在他搬進衚衕前,不然好學生家裡絕對跟江陽沒完,因為衚衕裡,好學生的父親就是一位畫家。
至於風不風流——
好學生的父親畫過人體畫,有過一些風言風語,但也都是捕風捉影。
不過——
好學生的父親的確和他母親關係不怎麼樣。
在半個月前,乾脆面去找好學生時,無意間聽到了他們吵架。
然後。
乾脆面發現好學生的父親開始偶爾住在畫室那邊住不回來了。
這裡面別有什麼事情。
乾脆面轉念又一想,覺得好學生的父母不和也正常。
她感覺好學生的母親看不起他們這些住在大雜院的人,說話冷冰冰的,不好接近。乾脆面從小就怕跟她說話。還有就是,在好學生進入高三後,她整個人像進入了更年期,脾氣古怪,難以捉摸,不知道說句什麼話就讓她不高興了。
反正。
乾脆面作為一個話癆,對好學生的母親是敬而遠之的。
所以——
她覺得畫家和好學生的母親關係不好也挺正常的。
當然。
作為朋友,乾脆面是不想讓好朋友家裡有什麼變故的。
所以——
乾脆面決定等她把這本書看完了,就送給好學生,即便好學生自己不看,拿回去放家裡,讓他爸媽無意間翻到也挺好的,就算什麼事兒都沒有,未雨綢繆總是不錯的。
老師在開班會的時候不常說嘛,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書裡。
五個證人一一向波洛說一遍當年的案子。
四個人認為姑娘的母親是兇手。
唯有姑娘的小姨,認為姑娘的母親不是兇手,但也沒什麼推翻案子的證據。
乾脆面一路看下來,也沒看出兇手的蛛絲馬跡。
難道姑娘的母親真是兇手?
不會!
乾脆面覺得母親真是兇手,這本書就沒什麼意義了。
她大概也摸清這本書的推理方向了,就跟做數學的大題一樣,透過律師、警察和法官的客觀描述,瞭解最基本的案情,然後再從五個證人主觀的描述中,揣摩心理,從他們的證詞中找出規律和破綻,繼而找出兇手!
這很帶感啊!
乾脆面正摩拳擦掌——
叮鈴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