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
蛋蛋和調音師從小劇場出來。
外面深秋的空氣,陡然讓人一涼爽,“真好啊。”蛋蛋說。
調音師:“是。”
他把衣服脫下來,披給蛋蛋,然後左右看了看,“我們去找個地方吃飯吧。”
“好。”
蛋蛋答應一聲。
他們順著人流往外走,路上時不時地聽到人們稱讚這部話劇的精巧,就先別管這話劇的劇情看懂多少,這種體驗就挺讓人新穎的,屬於非常難得的觀賞體驗。
然後。
劇情也意味悠長。
蛋蛋還記得一些臺詞。
【這一場你不好好演,下一場,你老了,就沒有回憶啦!
不能再等了,再等就老了】
在故事最後。
老陶離開桃花源,江濱柳失去雲之凡,一場大夢,誰也找不到劉子驥。
反正,在沿著停車路邊的時候,蛋蛋一直在回味,就感覺還在小劇場,一直到他們從衚衕口走出去,華麗的燈光陡然顯現,才感覺剎那間走出來。
再回頭看時,好像衚衕的盡頭就是桃花源。
坐上車以後,調音師查了導航,找了一家離蛋蛋家挺近,評分還不錯的餐廳,然後啟動車子往外走。蛋蛋坐在副駕駛的位子上,拿出手機,開啟評分網站的軟體,給話劇打分。
他們不是最先看到這部話劇的。
在首演之前,好像還有什麼試演之類的演出。
在那時,已經有媒體和業內人士提前看過了,評分網站已經有他們的評論了。
或許因為這些人都是受邀參加的緣故,沒有劇透,寫的評論因為誇的厲害,大部分看起來是軟文,都沒人信的,就譬如這一條,上來就:當代話劇巔峰之作!
這幸好是江陽的話劇,蛋蛋在推理上見識過他的厲害。
這要是一個不知名人的話劇,蛋蛋高低得問句:“有錢一起賺,多少錢一條?”
不過。
現在看了話劇以後再看這些評論,蛋蛋覺得一點都不像軟文。
誇的還是太收斂了。
蛋蛋自己也寫了條評論:“票價超值!因為你可以用一張話劇票的價格,看兩場話劇!江陽的又一神作,建議大魔王把他關到動物園裡,我真想買票參觀!!”
在發出去以後,蛋蛋重新整理一下。
在評分下面陸續冒出不少的短評,一看就是看同一場演出的朋友。
“感謝前面的評論沒劇透,話劇在舞臺上的小設計太驚喜了!”
“同上!我不止驚喜,還懵逼了,差點以為演出事故了。”
“我不止懵逼,我還傻了。剛坐在位子上,有人問我劉子驥,愣了一下,看著看著,觀眾翻上了舞臺,再懵,等另一個劇組出現的時候,我人直接傻了。”
“戲中戲,還兩部戲,江陽他怎麼想到的啊!”
“關鍵重合那段,兩個劇組跨劇聊天,既搞笑,又嚴絲合縫,還飽含深意,幾乎把整部話劇昇華了,我的媽,江媽在生他的時候吃了什麼聰明藥?太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