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四口再次回到停車處,就江陽兩次跨水窪的地方。
一個小時前下車的時候,他們正好看到那一幕,覺得江陽是個憨憨。
現在——
姐姐忽然想起了老師在課堂上分享的一本書,作者是誰她忘記了,只記得書名叫《小王子》,上面說“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是小孩,雖然,只有少數的人記得”,於是,不記得的那些人,忘記了一根直溜棍子,一個畫在地上的跳房子,一個水坑,一片順水漂流的葉子所帶來少年時的快樂,反而覺得保持著這些樂趣的人有病。
車子剛啟動。
坐在副駕駛的媽媽忽然說姐姐:“不知道拿走妹妹的糖?她這一上午都吃兩根了,她不懂事兒,你也不懂——”
爸爸:“行啦,你忘記醫生說什麼了?”
媽媽就像炸毛的刺蝟,“你什麼意思,你覺得是我——”
爸爸開啟車門,讓她下去說,別當著孩子的面吵吵。
砰!
門關上了。
他們去了旁邊的馬路牙子上。
姐姐看得見動作,聽不見聲音,就像在看啞劇。
不過——
姐姐想一想就知道他們在吵什麼。
她握了握手裡的棒棒糖,忽然想到了去世的媽媽。
那個媽媽的記憶就存在於五歲之前,但她記得媽媽很溫柔,對她很有耐心。她不小心受傷的時候,可以去找媽媽,那個媽媽會溫柔的幫她貼一個好看的創可貼,鼓勵她勇敢向前,而不是讓她不敢把傷口示人——
她想媽媽了。
在車流中,在啞劇前面,無比想念。
她好想那個人的故事是真的,她可以看見鬼,她就可以看見媽媽了——
旁邊遞過來一根棒棒糖。
姐姐抬起頭,看了看妹妹,擦了擦眼角,把棒棒糖還給她。
她看見父親的手機沒拿,拿過來,開啟音樂播放軟體,上面有購買的李魚的歌。
她選了一首《起風了》播放,“…在每個起風的日子裡想起你,我用思念寫了一封信,不知道你收沒收到……”
***
孫導在辦卡以後,領著小貓和嶽老師刷卡進了寫字樓。
他們等電梯。
小貓有些激動。
作為歌迷,她還是頭一次有機會在現實中見到李魚。
當然。
只是有機會。
她和嶽老師是夫妻,他們都是配音演員。
他們這次來錦鯉工作室的錄音棚,是為了給孫導的紀錄片配音。
孫導介紹:“整一層全是錦鯉工作室的。不過,工作室和錄音棚是隔開的。”
小貓有些忐忑了,萬一到了門口還見不到李魚呢?
孫導見她擔憂,又補了一句:“不過,李魚這段時間在錄音棚忙,應該可以見到。”
小貓這才放心。
她要是到了家門口還搞不到偶像一個簽名,就太悲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