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3.爭得不回頭 (2 / 2)

沒有父母緣的孩子像孤兒只能儘早獨立,故作堅強,而他靠著扮痴扮傻,忍受著哥哥高澄欺辱自己的妻子,忍受著兄弟們嘲笑自己,到現在才有了自己的生活。

“怎麼了?”他一臉關心的看著晚悅,手輕輕地搭上晚悅的肩。

“沒事。”或許是太累了,就這樣睡了。

“陛下,該早朝了。”門口一個老太監說道。

“知道了。”他一臉不情願的說道。

“好好休息。”他輕拍著晚悅的臉,有些不捨。

換了一身衣服,洗去塵埃,望著鏡子裡姣好的面容,心裡一陣狂喜,一身精緻的廣袖流裙,淡藍色的流裙,上面的袖口,裙邊繡著白色的蝴蝶,格外醒目,梳著簡單又不失氣度的髮髻,襯得鏡中的人格外嬌媚。

另一面,在大殿之上一位老太監宣讀著詔書:“尊王太后為皇太后,父為神武帝,皇兄文襄王為文襄皇帝,立王子殷為皇太子,王后李氏為皇后。”

一封詔書畢,大臣都不言語,高洋剛登基首先先把自己家裡人封賞追諡也是情理之中也好毫無異議。

那老太監又拿著另一封詔書,大聲的念出來:“封高嶽為清河王,高隆之為平原王,高歸彥為平秦王,高思宗為上洛王,高長弼為廣武王,高普為武興王,高子瑗為平昌王,高顯國為襄樂王,高睿為趙郡王,高孝緒為脩城王。”

將自己的宗室也一齊封王,同姓封王本就常理,也就是所謂的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緊接著,又拿出最後一封,第三封詔書繼續念道:“封前魏帝元善見為中山王,食邑萬戶;上書不稱臣,答不稱詔,載天子旌旗,行魏正朔,乘五時副車。”

元善見名義上說是禪位卻也是被迫的,往往這種禪讓的皇帝都是被封個什麼王然後晚景悽慘,他估計也不會例外,畢竟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不過按照詔書的內容也算是給元善見面子了,現在高洋所有的的謙遜對他都是恩賜吧。

老太監讀過詔書略微整理了自己的衣服,嚴肅的說道:“傳,陛下口諭,封皇妹高漪,為樂陽公主,賜居公主府,食邑千戶,奉絹百匹,良田百畝。”

太監說完,高洋還是覺得差了點什麼,脫口而出,“加封長公主,入堂不拜,儀服同列侯。”

一時間,大臣們的表情都頗為震驚,首先是不知道這個長公主是什麼人,一直聽說過高洋有個叫高漪的妹妹,其次是陛下對於她特別上心。賜封本來就夠豐厚了,現在還要追加!都不知所措,知道內情的也就是幾個人,首先站出來的就是知道內情的楊愔。

此時的晚悅梳妝得當,一時間不知還去哪裡好,“長公主,前朝鬧翻了,大臣們都因為你在難為陛下呢!”這是晚悅的婢女水清,長得很可愛,看起來和晚悅差不多大的樣子,性子活潑,沒有那麼沉穩。

“走,看看去。”她要去,一定要去,要是不去,還不一定會出多少血案啊!高洋是個不講理的人,他是皇帝,說一句話,誰就得死,這樣下去可不得了。

“長公主,您不能去啊。”水清拉著她也無濟於事。三步並作兩步走,慌忙的來到大殿之外,還沒有進去,就聽到吵吵嚷嚷的聲音。

“陛下,臣以為不可啊!”一個語氣堅定的聲音,包含著規勸的意味說道,這種人往往都是電視劇裡那種倚老賣老的老臣,自以為忠心耿耿實際上是迂腐守舊不肯接受現實改變,有的拿先皇說事效仿先賢,苦口婆心規勸,不行的話就威脅皇上不答應一頭撞死大殿上,往往都是死不了的。

“丞相不必多言,此事無需再議。”高洋準備一錘定音,不聽從旁人的意見了。也是出於帝王的威嚴,是不容置疑的。

“長公主是戴罪之人,不能大加封賞,若是陛下一意孤行,一定會招致人神共憤的。”看來是關於晚悅的,那就好辦了,晚悅鼓足了勇氣,一步一步地走進大殿之內。

果然,站在這眾臣商議事情的朝堂之上的感覺就是不一樣,大殿裝修富麗堂皇,文武百官左右兩邊分別站得整整齊齊的,這就是眾臣議事的地方,所有的天下大事都從這裡得來了答案,站在這裡,接近權力的中心,感覺~~還不錯!

“長公主,不可以啊。”水清在一旁小聲說著,可是為時已晚,晚悅已經走了出去,來到大殿之上。

“漪兒,你怎麼來了?這不是你該來的地方,回去!”不像是規勸,更像是命令,本就是爭議的中心再來到這裡不就會成了眾矢之的了。

“陛下放心,既然此事涉及我,我這個當事人怎麼能避而不見呢!”略帶著笑意的看著楊愔(yīn),沒有絲毫的懼意。

“敢問丞相大人,我為什麼是戴罪之人?”不卑不亢,忍住心裡小小的恐懼,質問道,當朝丞相,一人之下而已,不管他是個什麼樣的人,這場辯論這場博弈不能輸。

晚悅除了應付眼前的丞相,還是有點沾沾自喜~~~這就是站在大殿之上的感覺,既緊張又興奮,高洋坐在上方,遙不可及的感覺,那裡是權力的中心,能夠站在那裡的只能有一人,

在大殿裡的便是文武百官,相當於皇帝的棋子,以天下為局,執棋子的只有一人,試問誰又不是帝王的棋子?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