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新時代後,特別是以後2000年左右以後。
各國的大環境,特別是亞洲的大環境下。對企業的發展它有三類,哪三類呀?一個是鼓勵你發展的(解決就業為主,帶動後富,先富的富不富無所謂)。
一個是限制你發展的(反壟斷法,當然各國情況不一樣。)
一個是禁止你發展的,比如說環保要求提高之類的等等,具體情況,具體對待。
所以說,富二代面臨的這個課題、面臨的難題更大。國民經濟對富二代的發展,對富二代的要求更高。你所處的環境發生了變化,你面對的是新的環境,短缺經濟早已結束。
而很多富二代們,都不是吃苦長大的。所以理解不了父母,爺爺那一輩所處的環境。明明可以享受,你卻要他們壓力山大,這是與人性相反的。
以賀子龍重生者的眼光來看,新加坡這個問題還不算太厲害呢。以後中國國內這個問題,更會讓那些富一代們傷腦筋。
改革開放40年,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群民營企業家也走上了歷史的舞臺,從白手起家到中流砥柱,漸漸走向人生的巔峰和輝煌。
而,中國的民營企業家跟其他國家還不一樣,中國現在這一代民營企業家大多數都是伴隨著改革開放成長起來的,他們幾乎都是白手起家,沒有經歷過新老交替。
在200幾年的時候,中國50 歲以上民營企業家佔比為 67%。這意味著近七成的中國家族企業,在5到10年內必須解決接班換代問題。根據相關統計,這類民營企業家高達 300 萬人以上!
根據中國“子傳父業”的傳統繼承方式,將有大批的“富二代”將接班。你不接都不行,難道還能送給外人接?
在後世,根據上海交通大學管理學院多名教授團隊的調查,到那時候只有18%的“富二代”願意並主動接班,而82%的“富二代”是不願意或者非主動接班。
也可以說是,口服心不服,接了也不用心。
當然了,解決的方案也不是沒有。只是有點風險罷了,一個是找外援,比如說親戚聯合,或者女婿,然後再傳給孫子輩,總有一代人會出精英的。
另一個就是找足夠多的職業經理人和中層幹部,以時間換空間。類似於,古代的時候,皇帝託重臣扶佐新皇帝。
“華醫生,你看這個孩子怎麼樣……?”
賀子龍正在閉眼裝暈,頭腦之中思索之中。突然,耳朵裡的話風一轉,他能明顯聽出來,好像話題,怎麼變了?轉到自己身上來了?
因為,魏老突然坐回到床邊,拉起賀子龍的手,看向華醫生問道。這麼明顯,顯然他嘴裡的這個孩子,說的估計就是賀子龍呀!
“魏老,這幾天你讓阿志他們去大陸和香港那邊,調查一些東西,就是去查這個年輕人嗎……?”華醫生反問道。
“我老了,有些事想的多,也怕是安排好的。不過,從調查回來的情況看,這次是我多心了,這是個不錯的好孩子,比我家裡那幾個強多了,可惜了,不是我孫子呀……”魏老感嘆道。
新加坡的華人和中國國內關係很好,要調查個麼也比香港那邊方便。畢竟香港那邊還沒有迴歸,如果過來一些人調查什麼,只怕有關人等都會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