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大富貴人生> 第153章 似有所指!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53章 似有所指!

“龍少,這倒賣廢舊電器的活也不知道,能不能做多久。我們幹嘛也學李佔中他們那夥人,直接從二毛手上買下一個數萬噸位的海運輪船……?”站在輪船頭上,李大為看向賀子龍有點不解的輕輕問道。

不過,賀子龍卻似乎沉浸在思索之中,好一會兒沒有回什麼話。

輪船飛空掠海地破浪航行,鐵甲艇頭,刺破碧波,分開一條水路奮勇前進。被激起的層層海濤帶著銀白的浪花掠過船舷,然後在艇尾匯合洶湧的波濤,留下一條閃光的水帶,水帶擴大到遠處海面上,泛起萬頃波光。

一經曙光用玫瑰色的手點亮了東方,在這浩大的藍寶石似的洋麵上,總看得見有好幾群飽滿的風帆,在陽光中閃耀,明亮得使人目眩。有時,還有許多船隻,趁著所謂貿易風,排著長長的隊伍,魚貫而來,好象一串海鷗或信天翁。

腳下的數萬噸貨運輪船並不是單一的,他是輪船隊成員的其中之一。

船隊的大輪船儼然象一條條高背的大魚,分開水,直往下游。兩縷被激起的白浪,掛在兩邊,遠看去,正好做為兩根懶然拖住的須鰭。

“知道牟其中嗎……?”好一會兒,賀子龍才轉回頭來,看向後面的李大為,回答道。

這個名字讓李大為這種退伍軍人也臉色一變,顯然這個人太出名了,連他這種剛退伍沒多久的人也聽說過了。

“龍少是在學他……?”

“不是學他,我比他還空手套白狼不是?這船上的貨,如果到時候有任何麻煩,直接扔給他算了,轉道去海南也用不了多久,現在他就在海南。這可比一架飛機便宜多了,只要上面的貨一出手,這輪船就相當於是白送我們的,所以說,這輪船上的集裝箱是貨,而這輪船同樣也是貨,我們是貨在運貨呀……”

那怕李大為不怎麼懂經商,但是這麼一說,頭腦之中也隱隱間明白,賀子龍的打算了。不得不說,這真是一招好棋!

先說從日笨搞出出來的五十個集裝箱吧,因為東京的大幫會們目前正在和,想向東京發展山口組硬扛,再加上這些個大幫會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是,各大歌舞伎町街之上。(GDP只少每年萬億日元左右)!

於是,倒賣廢舊電器這種在一般人看來有不少收入,但是在大幫會們看來收入不算多的生意,就讓處於中間地帶的不怕死,不怕累的怒羅權幫會人員掌握了大部分。

因為怕夜長夢多,又因為天然的對日笨人沒有信任感。怒羅權還是喜歡和中國人合作,而賀大勇坐牢前就是怒羅權的幹部,出事後在組織內部更是名氣大漲。所以又有不少話語權!

經過他拉線,再加上這幾年怒羅權還認識瞭解體後的不少毛子,硬體走貨方面什麼都有了,只欠東風。

這次拉攏的中國商人可不僅僅只有賀子龍一家,而是為了分擔風險拉了好多家,然後,有的租借毛子的輪船,有的就像賀子龍一樣,直接分期或者貨後交易,全貨款交易購買輪船。組成了一條輪船隊,直接開向中國。

輪船隊裡能人不少,有的認識海關,手續搞定很快。有的本來就是搞海運的,懂行懂技術,只是本錢不夠,用其它的長處入乾股。有的就是和怒羅權這邊關係很深,有的在國內開有分工廠,可以直接處理電器。

總之,是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這種搭順風車,還可以分擔風險的事,賀子龍要是有機會摻一腳,卻不去摻,那才真叫一點都沒有商業頭腦。

“右邊海龍號上面的那個姓王的,還挺激進的,差點還想向二毛進點軍火,幸好其它成員都投了反對票這才做罷……”李大為看向右邊的另一條輪船,眉頭緊鎖的說道。

“軍火生意可不是一般人能做的,利益再大也最好別碰,如果輪船隊的其它人都同意,我就是不接這活,不賺這錢也要退出。正如你所說的,幸好沒成功……”賀子龍也是附言,如果接了軍火那就性質完全變了。

1991年9月6日,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三個加盟共和國獨立;12月8日,俄羅斯聯邦、白俄羅斯、烏克蘭三國領導人簽署《獨立國家聯合體協議》宣佈組成“獨立國家聯合體”。

1991年12月25日,戈爾巴喬夫宣佈辭去蘇聯總統職務;[2] 12月26日,蘇聯解體。算算時間,距離現在也不過才過去幾個月而已。

蘇練解體後,分成了15個國家,一名繼承者是俄羅斯,民間稱為大毛。而其中真正對我國幫助最大的,只有一個國家,那就是烏克蘭。民間稱為二毛!

烏克蘭成為繼俄羅斯之後,蘇聯最大的繼承者,光是核武器就繼承了1400多枚,還有大量的軍隊和軍事裝備。而且還繼承了蘇聯時代幾乎完整的軍事技術,還有大量的其他軍事遺產,一躍成為歐洲的軍事大國。

只是軍事強大隻是軍事方面的,並不能當飯吃。

烏克蘭解體後日子很難過,而西方和俄羅斯卻只是不斷的博弈,烏克蘭深受其害,也沒有得到承諾的援助。為此開始積極跟中國合作,但是合作歸合作,武器方面的合作最大,卻也只能是國與國之間的合作。

能從二毛手上便宜換到輪船,賀子龍感覺就應該偷笑了,過於貪婪,只怕會和後期的牟其中一樣,一不小心就去吃牢飯的,那就杯具了。

錢可以少賺,但是牢不可以坐,小命更只有一條。

“相比起用4億垃圾產品,還是借來的。換回來4架大飛機,一下子全國出名,也成為風口上跳舞的人。跳的越高,摔倒的越慘。我還是喜歡悶聲發財。一大幫子人同樣用空手套白狼的手法,換回來近十條輪船,卻不引人注目,這才是正道呀……”看了一圈四周同行的幾條輪船,賀子龍心中十分的感嘆。

1989年,牟其中用國內大量輕工產品,從前蘇聯換回4架圖154民航機。結果:這筆頗具新精神的跨國生意,使他一夜之間名聞遐邇。

154客機比美國的同類飛機便宜2\/3,雙向交換產品總價值4.2億法郎。這筆買賣成為中俄民間貿易史上最大的一宗易貨貿易!

牟其中做成這筆買賣的秘訣是:他知道俄羅斯有飛機賣不出去,又迫切需要中國的輕工業產品,而中國有大量的輕工業產品和食品積壓在倉庫裡,國內航空公司卻缺少飛機,牟其中就利用這些條件“組裝”出了一個物物交換的市場。

牟其中的這個創舉,為隨後中俄易貨貿易的飛速發展開了先河。這筆貿易經媒體報道後,牟其中頓時成為全國熱點人物,他自稱從中賺了8000萬到1億元。

《激盪三十年》的作者吳曉波也稱他是一個,典型的“集思想啟蒙的先知者與商業運作的矇昧自大者於一身”的人。

只是過於激進的代表,有時候也會膨脹一個人,成也如此,倒下也是如此。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