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
第1軍沒有專門的工兵,周衛國從各部隊中挑選出有泥瓦匠功底計程車兵,臨時組建了一支工兵隊伍。
更讓人驚喜的是學生兵中有學習建築設計專業的,經過情報科的層層審查,確定沒有問題後姜勤才將已經畫好的飛機場圖紙交出去。
這副圖紙是姜勤從單兵終端中找到的二戰日軍機場資料。
機場的大小足以容納五十架各式戰機,跑道能夠在短時間內將數十架戰機投送到戰鬥中
在圈好的空地上,一支由各路能工巧匠組成的臨時工兵隊伍熱火朝天地忙碌起來。
姜勤兌換了不少的鋼筋和水泥,先由裝甲師駕駛員操控那些重型工程車挖掘地基。
士兵們在挖好的地基上按照設計圖紙穩步推進工程。
汗水順著臉頰滑落,卻絲毫未減工作的熱情。
在建築設計學生兵的指導下,士兵們按照圖紙精心測量、標記,隨後揮動鐵鍬、鏟子,一剷剷土被翻起,一層層基石被鋪就。
遠處,簡易搭建的指揮棚內,姜勤和周衛國正凝視著這一幕。
姜勤詢問道“現在進展到哪裡了?”
周衛國答道“已經完成了計劃的三分之一,有這些工程車的幫助,比預料中快了許多。”
姜勤“嗯很好,這裡就交給你了,我得去新兵那邊看看。”
姜勤駕駛著吉普車回了城內。
第一階段的訓練是以體能和佇列訓練為主。
有人認為佇列訓練不重要,覺得只要能打勝仗就好了。
實際上不然,佇列訓練的意義不僅在於軍容方面。
是團結意識和服從命令的意識緊密相連的,尤其是服從性對於打硬仗太關鍵了。
**部隊能吃那麼多的敗仗有很多原因,但最重要的是紀律性!
往往前線的部隊還在拼死抵抗,但後面的部隊早就跑沒了影兒。
訓練場上,新兵們頂著烈日,汗水浸溼了衣衫,卻依舊挺直腰板,一絲不苟地執行著佇列動作。
教官的聲音迴盪,每一個指令都如同軍令如山,不容置疑。
隊伍中,偶爾有人動作稍慢或出錯,立刻引來周圍戰友的提醒與鼓勵,眼神中透露出不容失敗的堅毅。
此時,一陣急促的集合哨聲響起,新兵們迅速由鬆散轉為緊密,動作整齊劃一,彷彿一個人般迅速集結完畢,展現出驚人的紀律性和執行力。
這一幕,讓遠處的姜勤暗暗點頭,心中湧起一股對未來的無限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