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楚漢爭鼎> 第435章 大勢已去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35章 大勢已去 (1 / 2)

夜深人靜,項莊卻是睡意全無,正在大帳裡來回踱步。

此時此刻,項莊深切地感受到了通訊不便給他帶來的困擾,畢書的二十萬大軍正和韓信、英布的二十五萬聯軍在淮南生死決戰,可他這邊卻得不到一點的訊息,既便是烏木崖,也無法及時將淮南的訊息傳遞過來。

有時候,項莊忍不住的想,要是能有電報該有多好?

不過項莊也就是想想,就憑這個時代的科技水平,要想造出電報簡直就是天方夜譚,造火藥或許還有可能,不過項莊的化學真的沒讀好,他早就已經忘記火藥的具體成分是啥,至於配方,那就更加不清楚了。

帳外隱隱可以聽到叮叮噹噹的刀劍撞擊聲,項莊便有些煩躁。

不用出帳去看,項莊就知道肯定又是項治這兔崽子在纏著呼延切磋,項治這小子幾乎就是個武痴,腦子裡除了追求更高強的武藝之外,就再沒有別的念頭了,這倒也好,至少對王位不會構成威脅,也就不會跟項政骨肉相殘了。

踱了半天步,項莊又站到了靠北的屏風前,望著地圖發呆。

淮南戰場的局勢尚不明朗,可在南陽戰場,楚軍其實已經落了下風。

自從上次大戰吃了虧之後,劉邦就派了大量的斥候遊騎,加強了對戰場附近方圓百里地域的控制,此後,楚軍遊騎與漢軍遊騎爆發了數百次的絞殺,楚軍都再沒佔著什麼便宜,直到蒙殛的驍騎軍到來,局面才稍有改觀。

說到底,江東還是不適合發展騎兵。

這個跟國力、跟國君的決心和魄力無關,完全是環境所決定的。

首先。江東沒有大面積的草場,養馬困難。十萬匹軍馬已經是極限了!關中雖然同樣沒有大面積的草場。但與關中相鄰的隴西、河西、九原都有大片大片的草場,而且四周遊牧的胡人跟漢國關係良好,漢軍幾乎擁有取之不盡的軍馬。

其次,楚國周邊的蠻族都沒有騎兵。楚軍騎兵很難找到練兵的機會,而漢國卻與強大的匈奴相鄰。漢軍騎兵幾乎是在與匈奴的血戰中成長起來的,論戰鬥經驗,楚軍騎兵遠遠無法跟漢軍騎兵相媲美。

一開始。楚軍騎兵還能仗著改良後的蒙古馬以及鋒利的環首刀壓制漢軍騎兵。所以在遊騎的絞殺中佔據了上風,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漢軍逐漸適應了楚軍的優勢之後,很快便摸索出了有效的反制戰術,楚軍遊騎就漸漸落入了下風。

楚國的六萬多騎兵,也就驍騎軍能夠穩穩壓過漢軍騎兵一頭。

驍騎軍有大秦鐵騎的老底子在。戰鬥力還是很強的,再加上項莊引進阿拉伯馬。改良了蒙古馬種,更是讓驍騎軍如虎添翼,尤其是驍騎軍中的兩千重騎兵,無論是衝擊力,戰鬥經驗還是訓練都明顯要優於漢軍的重騎兵。

不過,驍騎軍再強大也只有兩萬騎兵,在特定的時候,兩萬驍騎軍或許可以一錘定音、決定一場大戰的勝負,可在絕大多數時候,驍騎軍在面對十幾萬漢軍騎兵外加胡人騎兵時,同樣只能夠疲於奔命。

而且,騎兵的劣勢只是一個方面。

根據烏木崖的情報,漢軍正在營中大量打造配重式投石車!

配重式投石車是項莊引導公輸車最先發明的,相比槓桿式投石車,結構稍稍複雜,射程和殺傷力卻要大得多!不過凡事有利就有弊,在楚軍裝備配重式投石車之後不久,其餘各國也就相繼仿製出了同樣的配重式投石車。

說到底,配重式投石車的原理和結構其實並不複雜,稍有經驗的木匠只需看一眼,就基本上能夠仿造出來了。

楚漢兩軍正在野外對峙,漢軍並不需要攻城,劉邦為什麼要大量打造投石車?

很顯然,劉邦已經得到了高人的指點,這個高人不是張良、陳平就是白墨,這批投石車鐵定是用來對付楚軍連弩的,連弩殺傷力驚人,卻極其笨重,發射前還需要用專門的鐵釺進行固定,在投石車的大範圍打擊下的確很難倖存。

這就給楚軍帶來了極大的困擾,一旦失去了連弩的威懾,項莊無法想象,當漢軍重騎從正面發起衝鋒時,楚軍該怎麼抵擋?戰壕?鹿砦?皆非良策!難道讓驍騎軍的兩千重騎進行兌子式的衝鋒麼?效果未必好不說,項莊也捨不得。

除非能將漢軍的投石車幹掉,否則這個難題就破解不了。

但漢軍投石車必定躲在後陣,在騎兵不佔優勢的前提下要想幹掉它們又談何容易?

項莊正苦思無計時,屈不才瘦削的身影忽然從大帳角落的陰影中走了出來,衝項莊躬身一揖,然後稟道:“大王,秭陵急報!”

項莊隨手接過屈不才手中的密信,匆匆看完卻霎時變了臉色。

屈不才心裡頓時便咯頓了一聲,這封信他還沒看過,難不成淮南戰局有變?屈不才正驚疑不定時,項莊霍然扭頭,大吼道:“呼延!”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