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衝又豈肯善罷干休,當下催馬挺槍來追鐵旦。
鐵旦馬快,劉衝眼看追他不上,情急之下綽矛鞍前,然後挽弓搭箭來射鐵旦,陣前楚軍大聲提醒,鐵旦左避右閃,勉強躲過了兩箭,卻被劉衝第三箭射個正著,當下慘叫一聲從馬背上倒栽而下。
劉衝大喜,當下綽弓回鞘,又綽矛在手來殺鐵旦。
眼看鐵旦就要喪命在劉衝矛下時,一騎通體火紅的駿馬已經從楚軍陣中飛馳而出,馬未至,一點寒星便已經帶著刺耳的尖嘯直奔劉衝面門而來,劉衝心頭一凜,急挺矛一擋,只聽噹的一聲炸響,一枝狼牙重箭已經斷成兩截,掉落在地。
“劉衝小兒,休要傷我部將,大楚番鄉侯高初在此!”只這片刻耽擱,那騎毛色火紅的寶馬便已經風馳電擎般到了鐵旦跟前,馬背上一員楚將,唇上短鬚反捲猶如鋼針,兩眼炯炯有神,如有兩團冷焰在其中幽幽燃燒,令人望之心悸。
“你便是高初?!”劉衝卻是不驚反喜,挺矛便刺。
“豎子找死!”高初勃然大怒,舞動大戟來戰劉衝,當下兩人走馬燈似地在陣前廝殺起來,不到二十回合,劉衝便漸漸力怯,不管怎麼說,劉衝才只十七歲,雖然膂力過人,可身體還沒有完全長成,廝殺經驗更是遠遠不及高初。
高初正欲賣個破綻斬殺劉衝時,又一騎從梁軍陣中飛馬而出。
“高初,休要傷我侄兒!”卻是劉寇擔心侄兒有失,飛馬前來助戰。
高初抖擻精神,手中大戟大開大闔,跟劉寇、劉衝叔侄廝殺起來,頓時間,兩軍將士便山呼海嘯般吶喊起來,瘋狂地替各自主將吶喊助威。
戰了五十多回合,高初漸漸不耐,正欲詐敗射殺劉寇時,陣中卻響起了鳴金聲,當下高初奮力一戟逼退劉衝,然後勒馬回頭直奔本陣而回。
劉衝心有不甘,還想再追時,卻被劉寇勒住了馬韁。
“叔父?!”劉衝伸手一指高初,不甘心道,“為何不讓侄兒殺了他?”
“衝兒,你殺不了他。”劉寇搖了搖頭,又道,“為叔也一樣殺不了他,要殺他,得先滅了他的大軍才行!”說罷,劉寇又揚起大戟往前一引,身後嚴陣以待的三萬梁軍頓時便如發現了獵物的狼群,嗷嗷叫著掩殺了過來。
##########
漢中郡上庸,小小的縣城裡已經雲集了十萬大軍。
縣衙大堂內,更是雲集了大漢國幾乎所有的名臣名將,蕭何、張良、白墨、陳平、周勃都在,漢王劉邦赫然也在。
這了這一戰,劉邦足足準備了二十萬精兵,其中十萬於上庸集結,另外十萬則在武關一帶集結。
跟楚國不同,漢軍並沒有糧食不足的困窘。
漢國坐擁關中、巴蜀、三川三大糧倉,十年積聚,咸陽太倉裡積攢的糧食足有三百多萬石,九原大戰出兵六十萬,也不過消耗了一百多萬石,換句話說,像九原大戰這種規模的大戰,大漢國至少還能再打兩次!
什麼是實力?這就是實力!
在這方面,楚國也要相形見絀,江東雖然土地肥沃,可其開墾程度終究無法跟關中、巴蜀以及三川比,不僅耕地總面積要少得多,每畝的單產更是沒法比,所以十年積攢下來,楚國也不過只攢下一百萬石糧食,這還是對各國進行巧取豪奪的結果。
也正因為這個,項莊才會冒險遠征巴蜀,因為只有奪取了巴蜀這個大糧倉,楚國才能擺脫糧食短缺的束縛!否則,楚國商業再發達,軍餉再充足,楚軍裝備再是精良,可如果沒有足夠的軍糧,那也得捉瞎。
漢**糧充足,之所以只出兵二十萬,卻是不想過度消耗國力。
為了奪回九原,漢國已經徵召五十萬更卒艱苦征戰了好幾個月,如果現在再次徵召關中更卒進行連續大戰,關中百姓肯定會怨聲載道。
更何況,荊襄之戰,根本就不用傾舉國之兵以應對,按照張良的提議,在荊襄大戰的初期,漢軍將按兵不動,直到楚梁分出勝負,漢軍才會伺機而動,那個時候,不管是梁軍勝還是楚軍贏,雙方都已經精疲力竭了,漢軍無需太多兵力便能輕鬆漁利。
若是彭越這頭猛虎勝了,漢軍就會趁機席捲荊襄,首先截斷巴蜀跟江東之間的聯絡,再想辦法奪回巴蜀這個大糧倉,若是高初這頭惡狼贏了,則漢軍就會大舉東出,首先一舉滅掉梁國,從而從中原威脅楚國的江東老巢。
這幾天,劉邦他們一直關注著荊襄的戰局,流星探馬也是晝夜不停地將荊襄的最新情況飛報到上庸。(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