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莊再以手中橫刀往前一引,近四千殘兵頓時便向著前方洶洶而去。
項莊又將高初、荊遷叫到近前,如此這般吩咐了一遍,兩人連連點頭,又帶著百餘親兵銳士以最快的速度換上了漢軍甲衣。
##########
山中密林,夏侯嬰正帶著五百親兵死死追逐前面的一股楚軍殘兵。
追著追著,夏侯嬰忽然發現情形有些不對,前面楚軍殘兵的動靜也太小了,看上去似乎只有三五個人的樣子,甚至可能更少!
晚上打著火把還沒覺得,到了白天卻越追越不對勁。
心中起疑,夏侯嬰便趕緊派出兩支小隊從兩翼包抄。
小半個時辰之後,終於在不遠處的一處山岙裡截住了這一小股楚軍殘兵,夏侯嬰的猜測最終得到了無情證實,這股楚軍殘兵果然只有五個人,也就是說,他們追殺了大半夜的“楚軍潰兵”,就是這五個楚兵虛張聲勢造出來的!
“不好!”夏侯嬰頓時意識到大事不妙,怪叫道,“中計了!”
已經追上夏侯嬰的夏侯灶終究還嫩些,不解地問道:“父親,怎麼了?”
“我們中計了!”夏侯嬰頓腳長嘆道,“引著我們往山裡鑽的只是一小股楚兵,項莊的楚軍殘兵主力肯定是在半路上躲起來了!”說罷,夏侯嬰又厲聲大喝道,“回去,趕緊回去,再派出斥候隊,派大量的斥候隊,給老子搜!”
##########
日上三竿,百餘漢軍正沿著山路向前逶迤而進。
項莊赫然就在其中,他已經脫下他的楚軍戰袍,並且換了一身漢軍戰袍,高初及百餘銳士也都脫掉了楚軍戰袍,換上了漢軍的深紅戰袍。
在“漢軍佇列”的中間,則是荊遷等五十餘名楚軍“戰俘”,包括高初在內,所有戰俘全都是血浸戰袍,而且都被反縛雙手,這個倒是不需要偽裝,原本他們身上的戰袍就都已經被鮮血浸透了,只需反縛雙手就行了。
一行百餘人,就這樣大搖大擺地上了路。
項莊兩世為人,都是殺伐決斷,行事從不拖泥帶水!
既然決定了要去偷襲劉邦大營,既然決定了要賭這一把,那就沒什麼好多想的了,畏首畏尾從來就不是項莊的作風!
雖然現在是白天,可誰又規定過白天就不能偷營?
今天之前,楚軍從來只在晚上出來偷營,可是今天,楚軍卻偏偏要在白天大模大樣地去偷襲漢軍大營!沒準還真能殺漢軍一個冷不防!
翻過一道低矮的山樑,前方突然出現了一道漢軍關卡。
冒充漢軍軍侯走在佇列最前面的高初便不由得愣了愣,這裡既不是要道口,也不是險隘關口,怎麼會有漢軍關卡?而且這個漢軍關卡設在這裡算什麼回事?阻擋楚軍的話兵力也太少了,就這麼二十多號人,能頂什麼用?
混跡隊伍中間的項莊卻是大喜過望!
這個漢軍關卡的出現的確突兀,但是,越是突兀就越說明劉邦大營很可能就在前面,否則,漢軍又何必在這鳥不拉屎的地方設定這麼個關卡?不出意外的話,這個關卡就是用來預警,就是用來拱衛劉邦大營的!
想到這裡,項莊的眼神霎時變得熱切起來!
劉邦,劉邦老兒應該就在前面不遠了,劉邦就在前面!
正好高初轉頭往回看,項莊便向他比了個抹喉的手勢,高初點了點頭,嘴角霎即便綻起了一絲殘忍至極的獰笑。
不到半盞茶的功夫,百餘“漢軍”便已經到了關卡前。
一個隊率模樣的小校便帶著兩名漢兵懶洋洋地迎了上來,漢軍小校和身後的漢兵根本就沒有起什麼疑心,楚軍殘兵潰亡山中的訊息早就已經傳開了,他們又怎麼可能把眼前這支押解俘虜的漢軍跟楚軍聯絡起來?
高初往漢軍小校身邊站定,喝道:“還不趕緊放行?”
漢軍小校往後面揮了揮手,二十幾個漢兵便趕緊上前搬開了擋在大路上的鹿砦,高初再一揮手,喬妝成漢軍的楚軍銳士便紛紛透過了關卡,大約過了三十幾個人,漢軍小校忽然發現這隊漢軍很是面生,當下問高初道:“噯,你們是哪個營的?”
“我們是……”高初皺了皺眉頭,突然間厲聲大喝道,“動手!”
話音未落,高初和三十幾個楚軍銳士便紛紛拔出了環首刀,不等漢軍小校和二十幾個漢兵回過神來,冷森森的刀刃就已經刺進了他們的胸腔,漢軍小校駭然瞪大眼睛,正欲仰天長嘯時,卻被高初一把掐住了咽喉。
###############################################################PS:最近書評區有不少留言,質疑山區中的情節,劍客也都一一看了,今天集中回覆下。首先宣告一點,劍客是個熱血流寫手,從來就不是考據流寫手。
劍客在寫書時追求的是一種一氣呵成的爽快感,為了保持行文的流暢與爽快,有些細微處的交待很可能一筆帶過,甚至不交待,這是因為,如果太過注重細節的話,整個行文感覺就會完全遭到破壞。這裡舉兩個例子,楚軍被夏侯嬰追,在突圍途中連續擊潰兩路漢軍,就有讀者較真,說楚軍分兵後只有四千五,打垮了兩路漢軍怎麼還有四千?我要說的是,兩路漢軍僅僅是潰逃,沒有被全殲,更沒有全部被殺,也許死的人很少,不到五百個,古代戰爭,打到雙方都死傷慘重的戰役是很少的,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一方潰逃……還有,我書裡也從來沒寫確切的說過楚軍還有四千,而是近四千。
還有讀者說,之前楚軍連續打垮六路漢軍,斬首一萬多,是超人,我要說的是,這裡的細節我同樣沒交待,這一萬多人有可能是被殺了,有可能當了逃兵,跑了,有可能在山裡迷路,還沒來得及歸隊,誰知道呢?我總不能在一仗打完之後,列一個詳細的資料表:漢軍死多少人,重傷多少人,輕傷多少人,失蹤多少人,楚軍死多少人,重傷多少人,輕傷多少人,雙方各有多少步兵、甲兵、輕兵、騎兵、弓箭手參戰,雙方損耗雙刃劍多少把,損耗環首刀多少把,多少枝箭矢,有多少人因為沒有草藥救治,最終死了……我的個天哪,這樣列出一大堆資料,嚴謹是嚴謹了,看上去也的確是更加合理了,可你們會看嗎?公眾章節還好,如果是VIP章節,恐怕有些人又要罵我注水、騙錢了。
說這些,也不是訴苦,更不是替自己辯解。事實上,有些讀者的建議就很好,有些細節我的確沒考慮到,這些我今後肯定注意,也會加以改進,但有些其實我是考慮到了的,但是沒辦法寫進去,因為我不想破壞整個行文的流暢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