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夏天?不行,太久了,孤要急攻!”說此一頓,劉邦又道,“不過子房,你真有辦法破解楚軍的地形之利?需知這大別山全是人跡罕至的崇山峻嶺,大軍如若進山,則不但行動困難,糧草接濟更是難上加難哪。”
說著,劉邦又肅手請張良、陳平入席就坐。
張良甩甩衣袖,灑然跪坐於席,然後說道:“大王,楚軍雖有地形之利,卻並非不可化解,我六十萬大軍蝟集一團,固然是行動遲緩,可是一旦分兵,命各路將領各領數千精兵進山,則翻手間就能化解楚軍的地形之利。”
“分兵?”劉邦沉吟道,“會不會被楚軍各個擊破?”
劉邦的擔心並非沒有道理,如今的項莊可不是以前的項莊了。
大部隊作戰,韓信、彭越、英布等各路諸侯隨便挑一個出來,都能把項莊的五千殘部打得灰飛煙滅,可要是幾千人規模的小部隊作戰,則恐怕連韓信都不是項莊的對手,韓信的厲害在於將兵,彭越、英布是驍勇,可他們還能比樊噲更驍勇?
張良道:“可令各路精兵保持互相之間的距離,楚軍若逃,則銜尾疾追,楚軍若返身來攻,則固守待援!”
“妙極!”陳平歎服道,“如此,項莊再是驍勇,楚軍再是精銳,也絕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擊潰其中一路精兵,然後從容逃走,而用不了太長時間,其餘各路精兵便會蜂擁而至,層層截殺,項莊縱然有逆天之勇,也是必死無疑了。”
“好!”劉邦重重拍案,大聲道,“就這麼辦!”
##########
武涉終究只是個辯士,戰術謀略實在非他所長,當下被尉繚說得啞口無言。
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守在旁邊的高初忽然說道:“可是軍師,聯軍也有可能分兵。”
尉繚不禁向高初投以讚賞的眼神,旋即又說道:“不是可能,而是必然,聯軍必然會分兵進山,否則它就會始終處於追不上,打不著的被動挨打境地。”
高初點了點頭,又道:“如果聯軍真的派小部隊分兵進山,則我軍的地形之利就將不復存在,那時,我軍又該怎麼辦?”
尉繚不語,眼神卻投向了項莊。
“怎麼辦?好辦!”項莊淡淡地道,“憑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
“憑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尉繚聞言頓時兩眼一亮,說道,“這話說得精妙!”
項莊不覺有些有汗顏,這話可不是他說的,而是後世建奴首領努爾哈赤說的,儘管前世的項莊對建奴王朝沒好感,卻也必須承認,努爾哈赤是個軍事天才,大明帝國的十萬大軍被其不到兩萬八旗兵所擊破,便是鐵的明證。
如今,項莊不過是借鑑薩爾滸之戰的戰術而已!
當然,大別山之戰的兇險程度要遠遠超過薩爾滸之戰。
薩爾滸之戰,建奴兩萬八旗兵只需面對十萬明軍,而大別山之戰,五千楚軍卻要面對五十萬聯軍!兵力相差如此懸殊,又豈是兇險倆字所能盡說!?不過,還是那句話,楚軍已經沒有退路,退則必死,往前衝或者還能殺出一條活路!
黑暗中,尉繚忽又嘆了口氣,說道:“上將軍,你可曾想過,當你集中兵力擊破其中一路精兵之後,又如何擺脫其餘各路精兵的圍追堵截呢?”說此一頓,尉繚又道,“假如老朽沒有料錯的話,聯軍各路精兵之間的距離必定不會相去太遠,你動其一路,則其餘各路必然會蜂擁而至,前堵後追,層層截殺。”
“那也沒什麼。”項莊淡淡地道,“分兵上山便是!”
“分兵上山?”尉繚神情微動,又道,“分兵之後,又如何再次集結?”
項莊頓時默然,這的確是個問題,需知這可是在古代,根本就沒有什麼便捷有效的通訊手段,一旦分了兵,再想完成集結可就難了,尤其是在大別山這樣的原始森林裡,分兵後再想重新集結,那就更是難上加難了。
究竟要怎樣才能實現快速而有效的集結呢?
遙望遠處,莽莽群山與浩瀚星空幾乎融為了一體。
俯瞰山下,隱隱可見星星點點的火光,那是楚軍的營火。
楚軍已在山下建起了大寨,既屯兵,又屯民,從壽春撤離時,項莊也把城內以及城外救起的孩子還有育齡婦女都帶走了,全加起來大約有五千多人,雖然這些婦孺會加重楚軍的負擔,但這麼做完全是值得的。
因為,要不了幾年這些孩子就會長大,就會成為兵源。
至於那幾千育齡婦女,卻能給楚軍生育更多的孩子,提供更多的兵源!######################################################PS:感謝、刀殛、秀天姿、冷劍之心、游龍戲鳳abc、江南飛天鼠、純情小豬豬、熱的可口可樂、煙盡人散、╆納蘭布衣╅、碧血劍1、米粒之香、從不尋找等書友的慷慨打賞,非常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