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縣武道,至自在天境大宗師天人交感,便已經算跨越了正常人範疇。
煉化神竅後,一舉一動意勁凝實,勾連天地下,開山斷江也非難事。
而待神變四重後,神意無比凝實,與意勁凝結,鉤勒法身。
法身一出,山河變色。大真君中的強者,於七海甚至足以毀島激浪至於大聖武豪,法身蛻法相入體,五朝三覺。
始五朝為基,朝有始,朝赤朝開執,朝邪淨,朝無明我有始凝聚法相,法相初步藏體。
由意勁與元神交融而出的法相,藏體於身後,無時無刻都將影響肉身,強悍體魄。
這也是殺生和尚等大聖武夫,一旦爆發,會呈現體魄異化的原因。
這是受法身影響。
然而有始境界,並不足以使法相長駐體內。
此後便是以各類秘法,成就赤明境界。
赤明者,赤之玄一,明神見心。
以法相勾勒神竅肉身,成就赤明態,使得法相長駐肉身。
凝聚赤明境界,講究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赤明境未大成,赤明態未穩固,一旦全力爆發,赤明境自碎,法身入體,便會為山九仞,功虧一簣。
當赤明境界圓滿,法相完成赤明態後,便是明神見心開執神意。
屆時傳言只靠神意便能引動天地變化。
至於朝邪淨與朝無我,兩者境界具體敘述卻不多。
只言為三覺作鋪墊。
武道大聖,五朝為基,三覺據傳才是真正昇華,自上古以來,五朝大聖便能橫壓一方,威震一世,然而身隕道消後,隨歲月流逝聲名再是浩大,也會歸於雲煙之中。
唯有三覺層次,無論是上古,還是中古,都是當之無愧的一方豪雄,方才能真正跳脫其間。
即使如此,也只存在於傳說記錄之中。
這一部分境界,即使是靈臺宗也未有詳細記載。
不過這也正常靈臺宗雖然與爛陀寺,白馬禪院共列赤縣三大佛脈,但勢力卻是最弱
從立足淮州便可看出。
之所以能位於其列,只是因為受了上古靈臺寺的遺澤罷。
腦海中,有關大聖境界的全數資訊,飛速流動。
待感到身後九龍吞寂魔羅大滅如來法身,最後一絲氣息圓滿,真正蛻變為法相後林末凝神屏氣,雙手拇指併攏相印,其餘四指環扣,作增廣閒真寶光印。
經過無數次推演的法門經文於心間流動,位於心臟處的聖魔元胎跳動速度凝滯,下一刻,轟然爆發。
身後的九龍黑佛,身形再次凝實,笑容可掬地從身下的三十六品黑蓮下躍起,直接在無數黑光下,落入林末體內。
只是瞬間,林末體型再次發生變化,如充氣般膨脹。
一股股熱流如山洪般爆發,在背部凝聚。
他寬厚的脊背,背闊肌與脊椎之間,降起兩坨駱駝駝峰般的肉囊。
嘶嘶嘶......
法相第一次入體後,正在於肉身初步契合。對於體魄的影響,最為之大。
時間慢慢推移。
林末體型越來越龐大,甚至於將整個石池撐滿。
這一方寬闊的石洞,在這一變化下,都顯得有些狹仄了。
隨著體型的變大,背部的隆起也越來越大,但其餘地方的肌肉,卻越發乾癟。
他面色看不出悲喜,一雙漆黑的眼眸,風車般的瞳孔緩慢而又強力地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