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都要讓自家這二郎給驚到了。
一般人十三四歲,能遇事不慌就已經很不錯了,可自己這兒子,居然不但能把問題分析的頭頭是道,還能有對策?而且還是上中下三策?
這就讓他對他兒子的三策非常好奇了。
“孩兒的上策是,父親大人可遣人給山東的起義軍,諸如王薄等人送些糧草器械,讓他們迅速壯大。”
“只要他們壯大,那陛下就須派遣能征善戰者鎮壓。”
“可現如今朝廷,能征善戰之人,不是垂垂老矣,就是在為陛下準備東征事宜。”
“若是如此,朝中可派之人,也就只有麥鐵杖和魚俱羅了,而且十有八九,陛下會派麥鐵杖前往,至於理由嘛,兒方才已經說過。”
李世民也點頭,笑吟吟的說了起來,這些說完,他才繼續道:“可若麥鐵杖前往山東鎮壓起義軍,他極有可能就趕不上陛下的東征戰事了。”
“如此,東征行軍大總管就只能在父親和魚俱羅中選。”
“父親這,陛下定然不會選,而要是這樣的話,就只能是魚俱羅。”
“可,只要陛下選擇魚俱羅,我們便可利用其弟之死,拉攏他為我們所用。”
“據孩兒所知,魚俱羅和其弟魚贊,關係很好。”
李世民意味深長看著父親李淵,看的李淵也驚喜連連,撫須大笑:“善,二郎所言,正合為父心意。”
“那中策呢?吾兒中策為何?”
李淵其實早就已經有了決策,甚至也打算按李世民所說的上策來做。
因為這上策最符合他們的利益。
畢竟他們現在破壞東征,為的就是讓山東和江南這兩個被皇帝抽調了大量人力,物力的世家集團,在東征失敗後對楊廣徹底憤怒,引動天下大亂。
而若是在這之前,能利用那些不成氣候的起義軍,讓這天下提前亂點,那就更好了。
亂中才能取勝嘛。
當然,他即便有這想法,卻也是想聽聽自己兒子的其他兩策的。
一來,這是考校兒子的機會,至於第二,也正好可以給他的長子李建成點壓力了。
誰讓壓力才是成長的動力呢?
“至於中策嘛?這中策就是我們直接拉攏麥鐵杖,讓他為我們所用。”
“不過這策略有風險,麥鐵杖那傢伙可是個驢脾氣,萬一他惱怒,把這事告知陛下,咱可就麻煩了。”
李世民也這才繼續說。
“嗯,我等所謀之事,首要一條就是穩妥,說說你的下策吧。”
李淵嗯了聲,隨後才道。
自己兒子這中策,很顯然是不可取的。
江山哪有性命重要?
固然他們渴望奪取江山,但若是江山需要用他們自己的命來換,那就不值得了。
“是,父親。”
李世民頷首,然後才又繼續:“孩兒的下策就是,父親向陛下立軍令狀,自薦遼東道行軍大總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