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楚風在蔡邕面前稍微的露了一手之後,就被蔡邕更加的看重了,每日都會和楚風一起探討一些事情。
當然,對於蔡邕這樣的人來說,探討的事情也就是文章之類,至於天下大勢又和他有什麼關係了,他只想寫好文章,寫出能夠傳世的作品出來。
而對於寫文章這樣的有深度和內涵的話題,楚風並不是那麼的熟悉,好在他不是一般人。
蔡邕不關心外面的事情,一心想要寫出傳世的作品,但是並不代表楚風就不關心了。
從甄堯那裡得到的訊息來看,十八路聯盟大軍最終還是失敗了,還是慘敗。
身先士卒的曹操被董卓的手下給打的落荒而逃,孫堅在得到了玉璽之後,立即逃回江東,想要私吞,可惜他在找到玉璽的時候,身邊的人太多了。
有人直接把這個驚天的訊息傳了出去,讓眾多諸侯都知道孫堅的手中有傳國玉璽。
匹夫無罪,懷璧有罪,
這讓孫堅直接成為了眾矢之的,遠在長安的董卓直接釋出了追殺令,一定要在被人得到玉璽之前搶到手。
這一刻,不僅僅是董卓,還有其他人都在瞄著玉璽,看似是一個寶貝,其實也不過是一個燙手的洋芋。
楚風在蔡邕心中的位子慢慢的越來越重,已經隱隱地把楚風當做是自己的兒子看待了。
見人就誇讚自己的弟子怎麼怎麼好,這讓本來想要低調的楚風不得不出現在了董卓等人的視線中。
只不過,對於一個十一歲的小孩子,他們的興趣並不是很大,大家都知道蔡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對於他誇讚的弟子,也猜測,頂多也就是一個又臭又硬,和蔡邕一路貨色,書呆子。
在很多人的眼中,蔡邕的確是一位大儒,但是其實也是一位書呆子,但是其名聲卻也因為書呆子的原因,也被人稱之為智者。
畢竟蔡邕可是寫出了勸學篇等等著作,能夠寫書立傳的人都不是一般人。
在蔡邕的府上混了一個月,楚風總算是想起來,三國時期還有一位用劍的高手,好像就在長安,還是皇帝的師父。
這個人就是帝師王越,雖然是一個打醬油的角色,存在感並不是很高,但是卻也是一位高手。
在楚風的稍微透露之下,蔡邕就直接帶著楚風找到了王越,想要讓王越教楚風劍術。
這並不是拜師,畢竟蔡邕覺得楚風不過是一個小孩子,可能對於武藝有一些興趣罷了,對於這樣一個好弟子,他可不願意放手啊。
話說王越貴為皇帝的老師,身份按理來說應該很尊貴了,可惜他是教導皇帝劍術的。
這君子六藝,皇帝自然也要會,所以就著了這麼一個劍術高強的老師教導。
所以王越也只是負責教導皇帝劍術而已,可是皇帝乃是一國之君,學習劍術也沒有太大的用處,這也就讓王越的存在感非常低了。
而一心想要進入朝堂,想要有所建樹的王越,對於自己的身份多少有一些厭惡,成為了皇帝的老師,的確很尊貴,可惜卻是一個劍術老師。
皇帝更本就不學的好吧,只是知道有他這樣一個老師,卻連面都沒有見到過。
靈帝只知道享樂,那裡願意學習劍術,少帝在位短短時間,也沒有時間。
至於現在的皇帝,直接被董卓把控,那裡還願意讓皇帝學習劍術,難道學會了劍術之後,直接來殺自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