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在現代,楚風對於各個地方還是比較熟悉的,知道大部分的地名在什麼地方。
但是這裡是三國時期,地域劃分都不一樣,除了那些熟悉的地方,大部分的地名,對於楚風來說,都是陌生到不能再陌生。
告別了張氏和依依不捨的小甄洛,楚風跟著甄堯還有八位護衛一起踏上了去看熱鬧的路途上。
曹操的討董文已經發布了,為了讓天下人都知道自己是真心實意地征討董卓,這繳文,可是每個縣城都有。
在紙張不是很盛行的年代裡面,這樣的繳文都是寫在白布上面,然後每個縣城都張貼在城牆上,來往的人都能夠看到,看不懂的人,還會問身邊看得懂的人。
可惜,這樣的辭藻華麗,把董卓說的什麼都不是的文章,對於百姓來說,並沒有什麼吸引力。
因為他們對於大漢朝堂已經無感了,這董卓也就是廢了一個皇帝,殺了一個太后。
這和他們這些百姓又有什麼關係呢,本來已經吃不飽穿不暖了,生存下去都是問題,誰還會去關係皇帝的死活。
當然,這樣的文章,對於那些世家,對於其他諸侯,對於一些有野心,對於一些心存大漢的人來說,還是非常有用的,畢竟這是相當於表明曹操要殺董卓,迎天子啊。
寫這篇文章的也是劉氏的人,心中對於董卓早就懷恨在心了,知道曹操想要拉攏其他諸侯一起討伐董卓,就自告奮勇,寫了這樣一篇文章。
“看看,看看,這文章寫得不錯吧,這天下的能人,還是有很多的,這一次,我們就去見識見識。”
才出了中山,楚風就和甄堯見到了這篇討董文,楚風對於古文沒有什麼感覺。
但是聽了之後,也覺得辭藻華麗,字裡行間都在罵董卓,文人一怒,可不是鬧著玩兒的,能夠讓你的名聲變得臭不可聞。
歷史上,在三國時期寫文章罵人的事情,可是有好幾例,比如三國時期最為著名的噴子,就是禰衡,可謂是噴天噴地。
甄堯覺得楚風就是在謙虛,他師傅寫得《師說》,可就比這個討董文高階多了。
不就是一篇罵人的文章嘛,怎麼就高階了,怎麼就能夠顯示出他是個能人了,反正甄堯是沒有看出來。
一行人不緊不慢,幾天時間,總算是到了冀州城。
楚風原本的打算就是跟著冀州刺史韓馥的大軍的後面,有了這樣一支軍隊,一路上的安全也有了保障,還能夠跟著韓馥一起到虎牢關。
這樣一來,總比他們幾個人安全一些,也不用擔心迷路。
“可有打聽到冀州刺史的動向?”
在冀州城的一處酒樓之上,楚風看著下方來來往往的人,對身邊剛去打聽訊息回來的護衛問道。
“稟公子,打聽到了,韓馥正在集結軍隊,準備和渤海太守袁紹一起合兵一處。”
楚風點點頭,看來自己來的還不算晚,立即吩咐道:“去置辦一些我們上路需要的東西,然後等待冀州刺史的出發,到時候,我們跟在後面。”
“喏。”
甄堯有一些擔心,畢竟古代的時候,行軍乃是大事,他們這樣跟在別人的身後,說不定被別人發現,當做是奸細給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