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秋雨一場寒,當人一旦開始忙碌的時候,就會發現時間過得很快。
熱火朝天的工事帶來的影響是方方面面的,這就是百姓的力量,當勁兒往一處使的時候,就算是被戰亂洗禮,被大旱侵襲的兗州,也會在一段時間內恢復過來,其程度和速度是其他的州縣不能比的。
曹操雖然在攻打徐州的時候,的確是縱容了自己的手下搶掠,造成了不好的影響。
但是戰爭本來就是殘酷的,他當時打的是為父親報仇的旗號,那就是他自己的私事。
而戰爭最根本的目的其實就是為了掠奪,掠奪別人的資源,掠奪別人的錢財。
這一次的曹操因為知曉了呂布很有可能偷襲兗州,所以攻打徐州的時候,是有所收斂的,畢竟他本身的兵力就不足,掠奪的也不是很多。
自然也就沒有人在這樣的事情上,說曹操的不是,因為其他諸侯,也都在掠奪。
袁術和陶謙聯合攻打袁紹,首先打的就是曹操,當時可是大舉進攻兗州,接連掠奪了十幾個縣城。
只是最後被曹操用計謀反撲,搶了回來,然後又搶了徐州陶謙十幾座城池,算是報仇了。
對外,曹操的確是比較恨,也不怎麼講道理,但是對於自己治下的百姓,曹操還是非常愛護的。
因為他知道要得民心,這民心自然是自己治下的民心,要其他地方的民心,也沒有太大的用處。
只要是贏得了自己治下的民心,那麼自己的後方就是堅固的,自己的地盤也是比較穩定的,沒有一個諸侯願意看到自己治下的人,對自己不擁護,直接陽奉陰違。
曹操在百姓之中的擁護聲音很高,這很多事情也都好辦多了,就算是楚風負責以工代賑這個任務,也沒有覺得累。
知道享受的楚風,怎麼可能會把自己累著了,他又不是戲志才還有諸葛亮這樣的人,什麼事情都要親力親為,什麼事情都要關心。
戲志才是為了能夠幫助曹操建立功業,算是忠心,諸葛亮也是想要幫助劉備建立功業,也是忠心,不過諸葛亮想要當鳳頭,對政權有著很強的掌控心理。
這樣的結果就是一生勞累的命,最後是累死在了行軍之中。
像戲志才還有諸葛亮這樣的什麼事情都要親事親為的行為,楚風是不會去學習的。
就像是修建河道,這是一個龐大的工程,也是一項比較複雜的工程。
想要把大河的水往兗州其他幾個地方引,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啊。
首先就要有一個合理的規劃,這規劃嘛,自然是要找懂得這方面的知識的人。
當楚風聚齊了很多懂得這方面的知識的人,眾人在一起召開了幾次會議,最終才確定了建造河道的方案。
楚風一直在一旁作為旁聽,有時候也會插上一嘴,說一些自己的意見和觀點。
不明白的地方,也要問。
這是一件大事,可不能馬虎,要是出了差錯,他這個責任人肯定是逃脫不了干係。
確定好了方案之後,自然要呈報上去,請求曹操的批准,而曹操對於這方面也是不懂,不過也要相信自己的手下人不是,直接二話不說,就寫了批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