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高祖保關中,光武據河內,皆深根固本以治天下,進足以勝敵,退足以堅守,故雖有困,終濟大業。”
這是荀彧對於曹操的納諫,充分說明了兗(yan州乃是兵家必爭之地。
兗州處於河水、濟水之間,又有地勢險要的泰山作為屏障,進可攻,退可守,這樣一塊風水寶地,曹操又有何理由不去霸佔之?
而成為了兗州牧的曹操,其實力也是更上一層樓,雖不能和北方的袁紹相比,卻也足矣傲視群雄。
當東郡的大部分官員都開始轉移的時候,楚風還在蔡府之中寫著最後一點而記憶之中的典藏。
蔡邕現在是真的一心一意地想要寫出經典之作,也就是漢史,從高祖開始到現在。
以蔡邕的閱歷和能力,這樣一本漢史真的能夠成功的話,絕對是經典之作,或許能夠比肩後世經典史詩鉅作。
畢竟蔡邕在準備寫漢史的時候,因為沒有看清楚形勢,感嘆了一下已經死了的董卓,就被王允下殺手。
可以說,蔡邕是真的不合適官場,還是安安靜靜地當以為大儒,寫詩作賦,寫經典之作,這應該是他能走的路。
當楚風把自己記憶之中的典藏全部寫完了之後,東郡的官員已經走得差不多了。
楚風已經寫信於曹操,希望多留半月,照顧年邁的蔡邕,以盡孝道。
當然,蔡邕並不需要楚風的照顧,現在已經很少見楚風,而就算是楚風主動去見蔡邕,也說不上幾句話。
蔡邕早已經沒有了當初那種看待楚風就像是看待自己的兒子一樣,就算是弟子都不是。
這樣的態度也讓楚風不再去叨擾蔡邕,該做的事情已經完全做好,也是時候到兗州任職了。
“師父,弟子去兗州了,您老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弟子有時間就會回來看望您,在弟子的心中,你永遠都是弟子的老師。”
等待了一會兒,也不見房間裡面有聲音傳出來,只能是嘆了一口氣,離開了院子。
然後又把一封書信交給了春桃,讓她交給蔡琰。
楚風跟著最後一批官員離開了東郡,前往兗州,如今的兗州算是百廢待興。
被青州黃巾軍侵襲了很久的兗州,已經是殘破不堪,兗州的百姓也是流離失所。
曹操上任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修築防禦工事,殘破的城牆是第一個要修復的,之後就是安撫百姓。
有著荀彧在,安撫百姓這種事情,做得非常的好,比之其他諸侯,不知道要好了多少倍。
按照楚風以前所提起的想法,把流離失所的百姓安排在比較好的地段,然後鼓勵他們自己動手建造房屋。
大部分的費用,都可以讓兗州府衙來承擔,而他們只要是出力氣就可以了。
建造的房屋也是和楚風當初在那個縣城外建造的村子一樣,一排一排連在一起,院落式的結構,中間一條寬敞的官道,這樣整齊的村落,看起來就非常養眼了。
當楚風到了兗州的時候,看到的都是一個村落一個村落,雖然還沒有成型,那些個村民都在熱火朝天的建造著,大部分的人的臉上,都是帶著希望的神色。
作為曹操後勤的主管者,荀彧卻在為曹操庫房的銀兩著急,建造那樣的村落,可需要一筆不小的錢財。
然而兗州牧不出錢財的話,那些百姓也沒有那個能力,最起碼他們就沒有糧食能夠養家餬口,還有建造房屋的一些工具,都需要府衙出錢。
這兗州因為青州黃巾軍的原因,現在可是有著百萬之眾,這百萬的百姓要建造房屋,那需要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