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又不失失禮地看著楚風說道:“想必這位就是楚風吧,當真是一個絕世少年郎,你的事蹟我可是早有耳聞,能夠說出,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一句話。
也是心中有著百姓,也是一大才啊,當浮一大白也!”
都說曹操愛才,看著曹操欣賞地盯著楚風的眼神就知道了,遠在東郡的曹操,正在處理事情。
就接到了縣尉呈上來的報告,才知道楚風竟然帶著蔡邕來到了東郡,應該是投奔他來的,只不過,看到百姓疾苦,就停留在了那裡,幫助百姓建造房屋。
而楚風所說的那篇文章,也自然被曹操知曉了,也不知道當初是誰傳出去的。
這一下子就被東郡,甚至是更遠的人所傳頌,這裡是亂世,而能夠寫出百姓疾苦的文章,自然被百姓所擁護和傳頌。
曹操也就聽到了,自問自己雖然也是才學斐然之輩,卻也寫不出這樣的文章,沒有這樣的一個高度和胸懷,心中自然也就對於寫這篇文賦的人有了興趣。
十二歲的年紀,第一次出名是因為寫了師說一篇,不對,應該是更遠。
密報上面寫著,第一次出現是在十八路諸侯攻打董卓的時候,那時候楚風是作為甄堯的書童,成為了孔伷的門客和軍師。
後來竟然去了長安,成為了蔡邕的徒弟,然後就是師說出現,被蔡邕誇讚,後來在朝會上寫了一首讚美董卓的文章,現在自然是被當做是被逼無奈才寫。
因為楚風可是獻計殺死董卓的人,自然不會去拍馬屁,一個連環計,殺死了董卓。
不知情的人以為是王允想出來的,但是情報工作做的好的人,自然是知道這個計謀乃是楚風提出來的。
這樣的人不是人才是什麼?
況且在這縣城之中的所作所為看的出來,楚風也有著赤子之心,也心懷百姓。
愛才的曹操二話不說,立即親自前來見一見這位少年才子,當然,還有蔡邕。
楚風早就見過曹操,對於曹操那火一樣的眼神,也不畏懼,不卑不亢地對曹操施禮說道:“在下楚風,見過大將軍。”
曹操走上前,親自扶起楚風,笑著說道:“哈哈哈,快起來吧,你在這裡幫助百姓建造房屋,讓他們能夠安居樂業,可是大功勞一件啊,小小年紀就有如此才學和能力,不知道你能不能來幫幫我啊?”
楚風回答道:“在下的能力還是有限的,只是會寫一些文章,懂得一些奇淫巧技,大將軍如果有需要,只管吩咐便是,在下會盡自己所能,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曹操覺得能夠想出來連環計的人的才能,不會太差,只要是人才,他現在就想要,所以大為高興。
“好,好,能夠得到伯父還有你的幫助,操相信自己所治之下的百姓,一定能夠過上好日子!”
然後又對著一旁的蔡琰微微施了一禮,說道:“大妹,幾年不見,可還好?”
蔡琰回了一禮,輕聲回答道:“見過大將軍,多謝大將軍之關心。”
感受到了蔡琰的高冷,曹操也不在意,當初他還想要迎娶這位心目中的女子來著,後來,聽到蔡琰嫁到了衛家,也就放棄了。
最後有聽說蔡琰被衛家趕出來,之後就一直宅在蔡府,心思自然淡了。
現在見到蔡琰,這種心思卻又起來了。
只不過,看到蔡琰對他好像是拒之千里,也沒有失落,畢竟他現在可是有著強大的野心,把這種兒女私情放在了一邊,比起美人,他更在意的是自己的大業。
回了蔡琰一聲,顯得不會失禮,又轉到蔡邕那裡,和蔡邕交談起來。
看著曹操和蔡琰剛剛的交流,楚風多少是有一些不舒服,突然想起來曹操的另一個稱呼。
但是蔡琰對於曹操的冷淡,卻又讓楚風感覺到了鬆了一口氣,但是還是擔心。
這些日子以來,他對於蔡琰好像有了那麼一點兒別樣的心思,畢竟他真實的年齡也已經是二十六七了。
對於小甄洛,還是想看待妹妹一樣,但是對於已經二十的蔡琰,就不一樣了。
看到過蔡琰柔弱的一面的楚風,覺得自己一定要讓她快樂起來,幸福起來。
而要是讓蔡琰和曹操在一起了,想一想曹操的後院歷史,就覺得蔡琰肯定不會幸福。
“走,我們一起去東郡,這裡,操也已經安排好了,往後操也會讓別處的縣尉學習這種方法,多多鼓勵那些流民自己建造房屋,想要讓他們生活下去,就必須讓他們能夠看到活下去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