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莫瑜好像也是一個守財奴似的,就在旁邊看著那個錢,來回數了好幾遍,最後放在了枕頭底下。
但是突然又覺得不安全,又放到了自己的某一本書裡面,然後把這本書再放到書架裡面。
突然也覺得不是特別的安全,萬一哪天的時候莫英過來找一本兩本書看,正好翻到了這本書可如何是好呀。
現在莫瑜的狀態就是自己在嚇自己,其實放在哪裡都無所謂,最後的錢還是在莫瑜的身上,莫英其實並不是見得貪得莫瑜的錢,只是貪這個錢比起來這個好玩的程度來說,還是後者顯得更加重要一點。
最後莫瑜也是找到了一個很安全的放錢的地方,因為在他的屋裡面有一個鬆動的磚,估計是當初蓋這個屋子鋪地磚的時候,再一個地磚沒有鋪好。
經過長時間的踩踏,然後這個磚就鬆動了,最後就可以直接拿下來了。
當然也是需要一定的工具的,手是伸不進去那個縫,用兩個刀片一拿就能拿出來。
這個事情莫瑜也是無意間發現的,這一次又使用了這樣的一個方法,把這個地方拿出來之後把這個錢放在這裡面。
然後莫瑜再把這個錢給壓上,這樣就感覺比較保險多了。
當然了現在莫瑜是不能夠馬上睡覺了,多點了一個燈然後就開始認真地學習了,先生安排的基礎的任務還是要完成的,不管有沒有受到懲罰,這都是一個最基礎的東西。
但是肯定不能夠學習太晚了,莫瑜也不想太晚學習,主要是把任務完成了然後才能儘早睡覺,畢竟第二天早上還是要起的,而且還要早起。
所以趕緊的把這個任務完成,到時候還要去藏書閣,借幾本實戰的書,打架這個事情莫瑜現在確實不是特別的在行。
要說比一些花架子的話莫瑜對這樣的事情還是比較肯定的,莫瑜對花架子這種型別的比試應該是有比較大的把握的。
學堂對於實戰的演練,是沒有那麼的深刻,其實最主要的還是以文為主,以武為輔,現在說練武練心法多多少少有點強身健體的味道。
至於說真的有想上這方面鑽研的,那學堂也是會給一個很大的機會和條件的,只不過所有的學堂幾乎都是以文為主。
考核的時候也是文的比重佔的比較大,當然並不是說武不佔比重,只是說相對來說小他們一點點。
對於有能夠朝著這方面進發的人來說,或者是有這方面的意向的人來說肯定是要多多練習的。
但是很顯然的一件事情就是,無論是男是女,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打打殺殺的,能夠做一個文職當然是最好的,如果不能夠做一個文職的話不也不希望孩子去軍隊做一個軍官。
即使不再打仗的年份在和平的年代,也是有一些特殊的任務,比如說清剿的任務,比如說押送的任務,作為軍官雖然可能安全一些。
但是畢竟也是有一定的危險性,而且如果真到了打仗的話,這種從學堂出來的基層軍官才是傷亡率最高的。
以前也發生過小規模的戰爭,資料上就已經體現出來了,正所謂身先士卒,士氣都是靠這些基層軍官的衝鋒起來的,都往後跑那肯定是不行的。
這些父母的要求也能夠理解,誰也不想養了那麼大的孩子就直接沒有什麼太多的聲音去世了,誰也不願意這樣誰也不想這樣。
但是武功和心法作為很長時間的傳統,他又是一個不得不學習的東西,大多數人都會這個東西的時候,真的要在街上打架,不求真的能夠在這個地方上完全壓制對手,但是無論如何怎麼也要做到能夠防守得了。
也就是說在這方面一定要是一個普通人,否則的話只有捱揍的份,真要到了公堂上的時候,那又是很長時間的事情了。
也就是不求主動出擊,只求能夠防禦得了,極國的思想也是這個樣子,從公民到國家的上層都是一個不太主戰的事情。
要不然的話在幾百年前的時候也不會讓元族如此的囂張了。
元族雖然單兵作戰能力是非常強的,但是他們有一個非常大的缺陷,那就是後勤保障不行,再加上指揮官也不行,打仗的時候在整體的戰局把握上沒有像元族的指揮官那麼厲害。
但是就是因為這種文化的傳承,這種不太主戰的文化的傳承,對於戰爭這件事情非常不感冒,喜歡何談,當然這個談判是在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之上。
當時就是談崩了,然後才打了那場史無前例的大仗,無論是元族還是極國,國力大損,也讓一些小國家有了發力的機會。
雖然不能夠吞併極國或者是元族,但是好歹能夠趁機掠奪一些錢財,發展國內的經濟,甚至打起了戰爭敗的念頭。
當時不少的國家因為兩國之間的戰爭而發了不少財,無論是國家層面還是商人的層面上,都因為這個事情,產生了很多很多的機會。
從此以後極國的人更厭惡戰爭,而且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厭惡元族的人,那些在極國境內沒有來得及撤走的元族商人在路上也不是特別的好受,不敢進城不敢駐紮,扔了貨物就在野外跑。
到了邊境的時候也不敢按照正規的道路去走,不敢過正規流程的邊境,翻越了不少的天線才回到自己的國家。
其實能活著回去就已經不錯了,這已經算是給他們極大的恩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