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過了多久,殿門外響起了腳步聲。
鄭梉被腳步聲打斷思緒,抬頭看到了外面正打算行禮的潘武。
「潘將軍快快請進,不必多禮!」
他稍微振作了一些,站起來朗聲對潘武說道。
若說誰是鄭梉麾下第一帥才,那潘武敢居第二沒人敢居第一。
潘武曾是他爹鄭松的心腹大將,後來在家族爭奪繼承權中勝利,潘武起了不小的作用。後來又跟著他北伐,一舉攻陷了高平,殺死了莫朝太上皇莫敬恭及其皇太子。可以說他一步步走向制高點的每一場戰役都有潘武的身影。
知道近兩年。
鄭梉勢力逐漸穩固,朝野上下也逐漸傳出一些不好的說法,雖然鄭梉不相信,但不可避免的對潘武疏遠了一些。而潘武也有自知之明,雖身居高位,但一向深居簡出,很少過問朝中的大小事。對此,鄭梉默許,君臣間達成一種微妙的默契。
鄭梉也沒想到此時潘武竟然會第一個趕來。
「臣聽說明人對我們用兵了?」
「唉...情況很是不樂觀,等人到齊了一起說說吧。」
鄭梉嘆了口氣,言語中盡是頹喪。
潘武見狀點了點頭沒說話。
鄭梉這些年可謂是意氣風發,除了去年和莫氏的交戰中遇到些挫折,現在這個樣子,他已經很久沒見過了。
接下來的時間,陸陸續續又進來許多官員,文武都有。見殿內的氣氛沉悶,都小心翼翼地行禮後在各自的位置站好。
等人都到的差不多後,鄭梉開口了。
「想必大家都已經聽到一些訊息了。明軍現在已經對我們用兵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他們應該有三路人馬,合計近四萬人。西北邊境一路、山西境內一路、海陽境內一路。除山西那支外,其他兩路的目標都很明確,就是咱們所在的地方,升龍!大家都說說吧,有何退敵之策。」
鄭梉的話音剛落,殿內便是一片嘈雜的議論聲。
有對大明的突然入侵表示不解,有對鄭楷、鄭九的潰敗難以置信。還有的,則是插科打諢,甚至思考著看能不能從中獲取些利益。當真是心事各異。
坐在上首的鄭梉沒說話,就靜靜地看著交頭接耳的一群文武,等待他們提出有建設性的意見。
終於,一個鬍子花白文官打扮的老者開口了。
「總國政,大明雖強,但自永樂後,他們的皇帝一向對我們安南不甚上心。此時不遠萬里發兵而來,不惜大動干戈,為的到底是什麼?只有弄明白了他們想要什麼,咱們才能思考接下來的對策。」
「胡文材,我覺得你說的跟沒說差不多。若是知道他們的真實想法,這仗還用打麼?再說了,加入他們要讓咱們的安南併入大明的版圖,咱們也答應嗎?莫非你打算上趕著去做那大明的朝廷命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