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個世界就是這樣,最不可能的就是早知道和要不是。
即使再後悔,在此時都沒有任何作用。
咬了咬牙,鄭楷下達了撤退的命令。
他不可能看著己方計程車兵在這送死,從眼下的情況來看,就算耗盡這兩萬士兵也不可能將對方全殲,那這場戰鬥還有什麼意義?
很快,撤退的號角響了起來,後排計程車兵如釋重負,扭頭就跑。
前排計程車兵在將領的鎮壓下面前維持秩序,但也全都無心戀戰。
馬祥麟見狀,興奮地握了握拳,下令士兵前進追擊。
戰場上,主動撤退的一方往往都要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對方的乘勝追擊。
若是勢均力敵的情況下,還能穩紮穩打,以犧牲小部分前軍的代價阻擊敵人,給大部隊留下足夠的撤退時間。
但理想化的情況不適用於每一場戰役,比如現在的鄭軍,早已在火槍、手榴彈以及砍不爛刺不穿的鎧甲的幾重打擊下喪失了所有鬥志,若不是軍令在身,早就逃跑了。
至於上級的命令和部署,早就被拋到了腦後,沒看連督戰隊的人都跑了麼?
撤退和潰敗,是兩碼事。
但往往撤退變得無法把握時,潰敗就會變得順理成章。
就如現下的鄭軍,本來是有指揮有紀律的穩步撤離,卻在明軍的追擊下變成了潰敗。
就算在追擊時,白桿兵的陣型依然絲毫不亂,在馬祥麟的指揮下有條不紊地追擊這鄭軍。
而原本退到後面的一千火槍兵也看到了機會,越眾而出,再次來到了隊伍最前面。他們驚奇地發現,打敵人的後面,好像連裝彈速度都快了不少。
鄭軍一路逃跑,留下了成片的屍體。
明軍則是不依不饒,看樣子要追到天荒地老。
見此情形,鄭楷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了,誰知道他們打算追到什麼時候?難不成等到己方被全殲從才作罷?
斷後!
必須要斷後!
他派出自己的心腹黃平,對一個將領傳達了自己的命令。讓他率兩千士兵阻擊敵人,就算戰鬥到最後一刻也得為大部隊的轉移留下時間。
黃平行了個軍禮毅然決然地接受了這個光榮而又艱鉅的任務,點齊自己的親兵脫離大部隊,迎上了追擊而來的明軍。
黃平對鄭楷很忠心,無論是在軍中還是日常生活中,他時常鞍前馬後地跟隨鄭楷左右,甚至鄭楷要那啥一個那啥都得他在旁邊摁著手,說他是鄭楷的頭號走狗也毫不為過。
所以在這緊要關頭,鄭楷覺得讓最信任的他來為自己斷後。還告訴他,讓他見機行事,既要抵抗,也不能白白丟了性命。由此可見,黃平在鄭楷的心中還是有相當重要的地位的。
但在黃平的心裡,可就沒有表現的那麼視死如歸了。
我只是一條狗而已,主人把我丟出去送死,我肯定不能不答應,不然沒什麼好果子吃。但真送還是假送,那就是我的權利了吧?就是當狗,也得愛惜自己的生命不是?
黃平喊的慷慨激昂,什麼為國捐軀,為大元帥效忠,保衛自己的家園。
口號喊的響,調子起的高,但腳步挪的卻是最慢。
其實用腦子稍微想一想,兩千士兵也不可能抵擋多久。這點,黃平看的是明明白白,所以他一開始就沒打算死磕到底。
投降。
眼看自己帶來的兩千人迅速被包圍,分割,滅殺。黃平果斷做出了決定。
「不要殺我!我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