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英恰興奮地率領一萬騎兵賓士在追擊黃臺吉的路上。
追擊黃臺吉,只是想一想就是件相當帶勁的事兒。
若是此戰能把黃臺吉殺個屁滾尿流,我貴英恰的大名就要響徹蒙古了。
戰馬在草原上賓士,離黃臺吉的部隊越來越近。
黃臺吉已經修好了防禦工事。
說是工事,實際上就是把牛車和一些雜物堆在外圍,防止騎兵的突進。
等貴英恰率兵趕到的時候,黃臺吉已經紮好了架勢,等著他的到來。
按照約定,在他發動攻擊後,曹文詔率領的明軍會第一時間從黃臺吉的後方發起進攻,所以貴英恰到達戰場後,立刻對著黃臺吉的陣營發動了進攻。
眼見對方陣前設定的有障礙,蒙古騎兵並沒有直接衝陣,而是從中間左右分開,在嚴陣以待的八旗兵陣前兜了個圈,拉弓射起箭來。
奈何騎射的威力和準頭都相當感人,八旗兵中箭者寥寥,反而蒙古士兵被手持強弓的八旗弓箭兵射死了不少。
就這還不算完,黃臺吉下令讓莽古爾泰、鰲拜兩人各領四千騎兵,從左右兩翼突襲蒙古兵。剛打算再兜一圈射上兩箭的蒙古兵迎面撞上了精銳的八旗騎兵。
鰲拜和莽古爾泰牟足了勁帶人殺向了插漢的蒙古騎兵,只是在接觸的一瞬間,高下立判。兩方的差距相當明顯,插漢的蒙古騎兵根本不是對手。
八旗騎兵一個個咬牙切齒,連日來的憋屈此時在戰場上化為廝殺的動力,彷佛只有敵人的鮮血能撫平內心的仇恨。
反觀插漢的蒙古騎兵,氣勢就要弱上三分,本以為是過來痛打落水狗的,沒想到這狗如此兇勐。加上軍中又缺少鰲拜和莽古爾泰的頂尖武將提升士氣,在面對對方的八千人時,插漢的一萬蒙古騎兵竟然看起來絲毫不佔優勢。
“巴達禮,此時插漢騎兵敗勢已現,你帶兵去支援吧。”
黃臺吉對一旁觀戰的巴達禮下了命令。巴達禮自然沒什麼話好說,率領麾下的科爾沁騎兵向戰場衝去。
隊伍中的貴英恰開始急了。
這樣打下去,早晚得崩潰,曹大總兵怎麼還沒來。
正想著,貴英恰又聽到一陣馬蹄聲,他驚喜地朝聲音傳來的方向看去,以為是曹文詔的人到了。發現竟然是巴達禮的五千科爾沁蒙古騎兵加入了戰團!
貴英恰絕望了。
老曹啊老曹,你不是要坑我吧!
隨著科爾沁蒙古騎兵的加入,插漢蒙古騎兵的壓力陡增,潰敗之勢越來越明顯。鰲拜騎著戰馬在人群中左衝右突,所過之處,無一合之將。巴達禮也不是庸手,一柄馬刀左噼右砍,也是兇勐異常。
眼見對方敗勢已定,黃臺吉臉上露出了笑容。
打野戰,八旗兵真沒怕過誰。
想到這,腦海裡不自覺的浮現出了明軍手持火銃的龍騎兵。
那些非人的傢伙除外。
但悲哀的是,陣營的後方再次想起了隆隆的馬蹄聲。黃臺吉勐然回頭,看到的是大明軍隊那標誌性的紅色鎧甲。
黃臺吉臉色大變!明明根據斥候的探查,除自己和插漢兩方人馬以外,方圓幾十里根本沒有別的勢力的部隊。這明軍的大隊騎兵是從哪冒出來的?他想傳令讓鰲拜回防,但戰鬥本就處於膠著狀態,兩方人馬糾纏在一起,哪裡是那麼好撤出來。
他讓手下的步兵調轉方向,面對大明的騎兵,準備死守,為騎兵的回援爭取時間。
與插漢騎兵糾纏不深的巴達禮也注意到了黃臺吉這邊的情況,但是面對如火一般排山倒海的湧來的明軍騎兵,他猶豫了。
人的名,樹的影。他有些擔心。
可轉念一想,此時無論是人數還是局面他們都佔優,自己若是不聽號令,黃臺吉恐怕會遷怒科爾沁部。最後他咬了咬牙,帶著麾下的騎兵脫離了戰場。迎向了曹文詔率領的一萬騎兵。
“變蛟,領三千騎,幹掉他們。”
曹文詔見巴達禮率兵前來阻擊,立刻下令自己的侄子曹變蛟迎了上去。
“是!總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