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五的人把訊息傳了回去,蕭全的第一反應就是不敢置信。
扯澹的麼這不是,周奎精的跟猴似的,會這麼傻?
不過想起周奎那好高騖遠的性格,又想起臺灣那點遷移過去開荒的人口。隨即又釋然了。以臺灣那地方現在的人口消化不了那麼多鹽倒也正常。
拿定主意後,他立馬派人給蕭五傳遞了訊息。
臺灣鹽場的鹽有多少收多少,並且留意島上居民缺少的生活物資。
既然去運鹽,肯定不能空著船去。先運物資再運鹽,兩頭不落空,還不用交過海費,簡直不要太划算。
雅文吧
而臺灣的蕭五等訊息的同時,也積極地到各地檢視市場,尋找合適的銷售點。
實際上這倒是沒什麼挑的,因為施邦耀給周奎選的已經是最合適的地方了。
等蕭全的命令傳遞過來的時候,蕭五心裡對生意的事兒已經有個大致的輪廓了,作為蕭府大管家,這點商業素養還是有的。
當蕭全把此事跟周奎說的時候,周奎瞪大了眼睛。
“你們是一點也不客氣啊!合著好事兒都讓你們佔完了,拉著貨到島上賣,回去再拉著我的便宜鹽。兩頭賺?”
“這空船跑不也是跑麼,還不如拉點貨過來賣,也算幫島上居民解決生活問題了。”
“你說的比唱的還好聽,還拉點貨過來過來賣。鄭芝龍願意嗎?”
“所以要靠國丈爺多從中擀旋了。”
“這事兒我管不了,環球商貿的背景不一般,你這是在他們碗裡搶食,不是找死是什麼?”
“兩成利潤。”
“這不是錢的事兒!”
“三成!”
“鄭芝龍這人不好說話!”
“四成,不能再多了!”
“你這不是為難人麼!?我幫你問問。”
“謝國丈爺!”
“先別急著謝,成不成還不一定呢。”
周奎打發蕭五離開後,隨即就寫奏疏向朱由檢稟明瞭此事。此事他做不了主,況且鄭芝龍也不是他能使喚的動的。
朱由檢一看周奎的奏疏就知道這群鹽商又想著賺錢的好點子了,不過他不怕他們賺錢,因為賺再多也得保得住才行。
他回覆周奎讓他答應他們的要求,並通知了鄭芝龍讓他放過鹽商的商船。
周奎接到朱由檢的命令後第一時間找到了蕭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