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天不亮。
沐天波和秦良玉的大軍就開拔了。
由於擔心暴露,從昨天晚飯士兵們就沒有生火做飯,吃的全部都是乾糧。吃乾糧自然沒有熱飯來得舒服,這一點從沐天波麾下士兵的牢騷就可以看得出來。
相比於他麾下士兵的嘈雜,秦良玉的白桿兵一言不發,行軍速度依舊很快。
再看他麾下鬆鬆垮垮的陣型,牢騷聲像蒼蠅一般在山谷中嗡嗡的迴盪。
沐天波的臉似火燒。
這就是他手下的所謂精兵。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年輕的沐天波覺得自己受到了極大的傷害。
好在到奉化城的路程已經不遠,中午時分,大軍在奉化東邊的漠沙江不遠處停了下來。
沐天波帶著那嵩找到了秦良玉。
“秦將軍,前面再有五里左右就是漠沙江,過了漠沙江就是奉化了。”
“我已經派人偵查過了,普名聲在河對岸佈置了許多人手,強渡恐怕是不易。公爺有什麼想法?”秦良玉點了點頭,問沐天波對此有何看法。
“我聽那嵩說,奉化的東邊和南邊靠河,易守難攻。咱們可以繞到上游過河,從北部和西部同時發起進攻,攻下奉化不難。”
“好!那這樣,主攻的任務交給我們,公爺您就帶著士兵守住南側和東側。防止普名聲逃跑即可。”秦良玉的言語中透露著自信,彷彿已經預料到此戰必勝。
“這,秦將軍,我麾下五千人,只是用來防止他們逃跑。是不是有些大材小用了?”沐天波有些不滿意秦良玉的安排。
“公爺,曾經奢安之亂時,我與那普名聲有過接觸。此人麾下的土兵極其善戰,悍不畏死。但同時,我麾下的白桿兵對他們也有一定的瞭解。所以用白桿兵對付他們實在最好不過了。而且守衛東、南兩側的任務也同樣重要,這四周都是大山,若是讓他們突圍鑽入大山中,恐怕就不好找了。
此戰關乎滇南未來的安危,公爺可不要認為是件小事兒啊。能否畢其功於一役,全看公爺了!”
秦良玉的話誠懇中帶著委婉,雖然沐天波仍然覺得她的安排有些不妥,但還是點了點頭答應了下來。
秦良玉這麼安排自然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她倒不是對沐天波有什麼意見,就是單純的覺得沐天波麾下的五千士兵不堪大任。無他,一路走來這些人的軍紀、士氣、體能各個方面她都看在眼裡。
別說五千,就是八千,普名聲據城而守,他們也定然會損失慘重。
再說難聽一點,就算普通士兵不重要,沐天波貴為國公,若是出了點意外,可不是她這小小總兵能擔待的起的!
既然商議好了戰略,接下來便是分頭行動了。
沐天波將麾下的五千士兵分為兩部分,各兩千五百人。
一部按兵不動,駐守元江東側,一部繞到下游渡河,堵住清水河南側。
而秦良玉則直接率部繞道上游渡河,從西、北兩側發起進攻。
此舉意在將普名聲的人馬堵死在奉化,若是能將普名聲和沙源殲滅,這場動亂基本也就平息了一半了。
普名聲警惕性很高,但防守並不十分嚴密。至少上游十里處沒有巡邏計程車兵。
秦良玉率兵一直來到上游十多里處,找了個水流稍緩的地方用竹筏渡江。
但五千士兵渡河渡到一半,發生了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