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崇禎的網購系統> 第二百三十五章 朝全球大糧商的方向發展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三十五章 朝全球大糧商的方向發展 (1 / 2)

大明口中的呂宋就是後來的菲律賓,一個盛產傭人的地方。

此時的呂宋,從大明隆慶年間西班牙入侵馬尼拉開始,已經被殖民了好幾十年了。

在這幾十年中,發生了一件比較惡劣的事件,就是萬曆三十一年的西班牙人屠殺華僑事件。

說起來起因也比較扯澹。

源於一個叫張嶷的木匠,這傢伙透過一些官員的關係,向皇帝進言說,在福建海澄縣外邊有個機易山,山上出產金豆,建議朝廷派人去挖金。

由於朝廷確實不富裕,萬曆在跟大臣討論了一番後,不顧反對派出了一個叫高寀的宦官,加一個海澄縣的縣長,帶著一群人到機易山尋找金礦去了。

雖然不知道他對福建外面的概念是不是有什麼誤解,但這個外面,直接外到了呂宋。

先不說有沒有金礦,但就說呂宋是啥地方?

那是人家的地盤,雖然號稱大明的藩屬國,但明眼人都知道那是湖弄人的。但高寀不懂這些,他只知道自己是皇帝身邊的人,在大明都能橫著走何況到了你這小小的藩屬國?

他在馬尼拉行事異常高調,完全不在意西班牙人的感受。讓西班牙人疑心大起。

最終高寀等人雖然找到了這個機易山,但在山上連個毛都沒找到。最後為了交差,挖了一筐土帶了回去。

他們是走了,但在馬尼拉的華僑可遭了殃。各種流言四起,說他們是大明的細作,大明這次派人來是為了找他們刺探情報,接下來就要興兵十萬攻打馬尼拉,到時候他們將作為內應,一起殺光西班牙人。接著又有流言在華僑中傳播,西班牙人要先下手為強,把馬尼拉的華僑先殺光。

流言讓華僑們異常恐慌,決定先下手為強,幹掉西班牙人。但一群木匠、裁縫組織起來的人怎麼能打得過擁有火槍的西班牙人,而且還是攻城。結果毫無意外的失敗了,事後,有將近兩萬人被屠殺。

等人殺了,也過癮了,西班牙人才想起來這些人身後還有大明這樣一棵大樹。

他們開始害怕了,在人家大門口殺了人家這麼多人,可不是件小事兒。要是大明真的像自己製造的謠言一樣興兵十萬來打自己怎麼辦?

於是開始一面加固城牆,一面派人給大明送信。說是在馬尼拉的華僑叛亂,不得已鎮壓了一下,死了一些人。現在我們準備歸還扣押的人。結果信送了一回又一回,連個訊息也沒有。

西班牙人在擔憂中度過了一年多的時間。直到萬曆三十三年,大明的興師問罪才姍姍來遲。但只有一封信,信的大致內容是這樣的:

呂宋本來是個鬼怪和野獸橫行的荒島,好在有我們大明沿海的百姓過去做生意,才慢慢變成城市。我們大明的百姓還教你們種地,建造房屋,讓你們慢慢富裕起來。這些百姓有什麼對不起你們的地方,以致於要被你們殺掉這麼多人?

我們也不知道這場爭鬥的起因是什麼。反正在大明的的四類百姓裡,商人是低賤的。他們拋棄家庭,成天在海上蕩,人人都討厭他們。這種賤民,不要了也沒啥可惜了,怎麼能為他們勞師動眾去打仗?

豈以賤民,興動兵革。

瞧瞧,多有水平!

實際上朱由檢對萬曆的這番做法也挺無語的。雖然當時確實無力興兵出海作戰,但打不了就打不了,非要開嘴炮說什麼賤民不值得派兵。

你都這樣說,那些海外的僑民的日子能好過?得多寒心?

眼下跑到臺灣請求買種子的其實就是西班牙人,也就是此時大明口中的弗朗基人。

實際上西班牙人對大明有很深的敵意,畢竟他們剛從臺灣被趕走沒多久。

從臺灣被趕走後,他們起初並不太在意,因為臺灣並未有他們想象中的那麼重要。這個雞肋的地方丟了也就丟了。

可沒過兩年,他們發現錯了。

靠著臺灣,不但大明的生意做的風生水起,一艘艘掛著環球商貿旗幟的貨船往來不絕。連島上都有大片大片的土地被開墾了出來,種上了稻米和甘蔗。

他們開始有些後悔起來,但他們同樣也忌憚於大明強大的實力,根本不敢與之抗衡。

可更後悔的事情還在後面,大明不知道從哪弄的良種,種出來的水稻畝產能達到八九百斤,眼看一個瘴氣肆虐的鬼地方竟然慢慢被他們經營成了糧倉,西班牙人的腸子都悔青了。

最終跟總部彙報之後決定,臺灣是不可能奪回來了,那就從大明手中買種子回來種。

於是就多次派人找到了施邦曜,想從他那裡購買高產種糧回去種。

朱由檢思索了許久,還是決定將種子賣給他們。

原因有三個:

一、呂宋稻米一年三熟,可以和他們簽訂好回購糧食協議,應對未來國內的自然災害。

二、開拓市場,控制糧種,為將來全球糧食貿易打基礎。

三、為將來的殖民做準備。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