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崇禎的網購系統> 第一百六十八章 鹽場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六十八章 鹽場 (1 / 3)

對於老百姓來說,衣食住行往往是他們最關注的問題。

而食又是其中之最,因為民以食為天,因為沒吃的就要餓死。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

前四項不可少,後三項對老百姓來說可有可無。當然,若是餓的狠了,油鹽都可以沒有。從科學的角度來講,鹽是主要人類攝取鈉的主要途徑之一。

食鹽中的鈉離子是神經系統中傳遞資訊的必備物質,肌肉收縮和心臟跳動都與鈉離子有關。所以,人體缺鹽的話,神經系統就會非常虛弱,人就顯得沒有勁。若是長此以往,還會生病。

一個人幹啥都提不起精神,幹啥都沒勁。這樣的人能幹啥?

不僅如此,鹽還可以給食物進行防腐,讓食物可以長期貯存。

所以鹽就成了一個不可或缺的東西。而且這玩意兒產量高,而且耐吃。按道理吃不完,百姓也吃的起。

明朝實行的是開中法,最初的目的是為了鼓勵商人往邊境運糧。

起初官鹽運營的還不錯,明代共設定六大都轉運鹽使司,包括兩淮、兩浙、長蘆、河東、山東、福建,其下設有14分司,116處鹽場,除了六大鹽區設都轉運鹽司使外,還有一些較小的鹽區以及邊遠之地設鹽課提舉司。保證了鹽的供應,也穩定了鹽價。

到了後來,越來越多的權貴參與到鹽業的售賣中去,為了滿足自身的利益,免不了要處處尋找開中法的漏洞。

當開中法的監管者成了開中法受益者,還監管個屁?

私鹽氾濫,官商勾結,操縱市場,一塌湖塗。

朱由檢打算自己搞。

一方面能賺錢緩解朝廷的經濟壓力。

另一方面用低價鹽衝擊私鹽商人的市場。

等各地的鐵路修建提上日程,運力提升,運輸成本降低後,再用強硬的手段全面控制鹽市。到時再作妖的,就是死路一條了。

根據《天工開物》的記載,食鹽的種類有很多種。大體上可以分為海鹽、池鹽、井鹽、土鹽、崖鹽和砂石鹽。

中國海岸線長,海鹽製造佔絕大多數。

但海鹽的製作方法也有所不同。常用的有兩種:

一種是在岸邊海浪淹不到的地方種鹽,另一種是在潮水淺的地方曬鹽。

現代工藝利用海水製鹽像電滲析法或者真空法以眼下的技術都不容易實現。所以在朱由檢的想法中,還需要採用傳統的曬鹽模式。

只有降低成本才有市場競爭力,如何有效地降低成本是眼下最需要考慮的問題。

朱由檢打算採用水泥修建鹽池,提高食鹽出產,降低成本。

生產出來的鹽再透過蒸汽船源源不斷地運往內地,用低廉的價格佔領市場。

想到這,朱由檢緊急召見了宋應星。

“宋卿,你對製鹽有了解嗎?”

“回稟陛下,臣略知一二。”

“那就行,朕準備在天津建立一個大型鹽場。這兩日你去一趟,幫朕選址!”

“是,陛下。”

宋應星已經習慣了,大事兒小事兒都能用的上他。沒法子,誰叫他啥都會呢。

宋應星走後,他又扒拉這著地圖看了半天,天津鹽場只是第一步,接下來還有臺灣,朝鮮。只要運力能達到,搞死那些鹽商指日可待。

天津,先從天津開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