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明軍進軍的訊息後,黃臺吉直接找到了代善和莽古爾泰,簡明扼要地陳述了此戰的利弊。
總之一句話,能守得住,還能玩兒。
守不住,最好的結果就是捲鋪蓋回老寨。
一個不小心,都得死!
他的要求只有一個。
服從命令,聽從指揮,打贏這一仗。
會議取得圓滿成功,代善、莽古爾泰就明軍進攻問題發表了看法和建議。一致決定由莽古爾泰率領三人旗下最精銳的一萬重甲騎兵前往長安堡策應遼陽城。
莽古爾泰欣然領命,帶著眼下最牛逼的騎兵來到了長安堡。
他要在這裡洗刷他的恥辱。
跟著他的騎兵們也要。
明皇帝的火槍兵沒來,這天下之大,他莽古爾泰何處不可去得?
此刻的莽古爾泰馬背上要是有個漫步者的大音響,定然開啟秋秋音樂放一首喊麥。
刀、怒斬雪翼凋,山、豪邁衝雲霄。
火、翻騰在燃燒,海、掀起萬丈高。
......
不過祖大壽不懂風情,用推出來的盾車和火槍幫他切了歌。
“分兵!”
莽古爾泰大吼一聲,一萬騎兵一分為二,莽古爾泰率領五千朝明軍的右翼衝去,另一半則由黃臺吉的長子豪格率領,朝明軍的左翼衝去。
而此時的明軍不過還剩下七千騎兵。
滿桂的五千,趙率教的兩千。
面對數量佔優的建奴騎兵,滿桂和趙率教兩人毫無懼色,率領麾下騎兵迎了上去。
此時他們別無選擇,若是讓建奴重甲騎兵從兩翼衝陣,來不及調整陣型的步兵方陣將面臨極大的損失。
他們需要做的就是牽制住他們,降低他們的機動性,等待陷入混亂的其他騎兵重新進入戰鬥狀態。
莽古爾泰雖然名字很莽,性格也很莽,但戰鬥直覺卻相當敏銳。
他率軍在離滿桂不遠的地方徘迴,彷佛認定了明軍不敢脫離大部隊迎戰。
滿桂的騎兵裝備的三眼鳥銃只能放三次,可對建奴造成的傷害卻是寥寥。
他怒了。
就看我的名字,就不是好欺負的。老子統領大明最屌的騎兵,怕你?
滿桂的五千騎兵在他的帶領下快速地朝莽古爾泰衝去。
他身先士卒,一照面就夯死了一個韃子。
莽古爾泰脾氣也上來了,敢跟我齜牙?
兩方人馬戰作一團,他的速度不可避免地慢了下來。
而另一邊的趙率教就沒那麼幸運了,豪格作為大汗的長子,迫切地想要立威。率領五千精銳直接衝向了趙率教的兩千騎兵。
《劍來》
豪格帶領騎兵一個衝鋒就衝散了趙率教的兩千騎兵。再一個回頭,把趙率教勉強組織起來的陣型又衝了個七零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