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摸了摸微微發燙的炮管,問李逢節:
“這紅夷大炮能打多遠?”
“稟陛下,大約在三里上下,再遠威力就沒那麼大了。”
朱由檢點了點頭。
三里上下,也就是一千八百米左右,在此時已經很厲害了,不過兩千多斤的重量移動起來也著實不方便。如果能改良一下就好了,想到這便對孫元化說:
“孫卿。”
“臣在。”
“朕把這紅夷大炮撥給你一門,你看看能不能仿造出來。”
“稟陛下,李大人帶回來的有造炮工匠,仿製出來應該不難。但花費恐怕不小。”
“銀子的事你不用管,你只管造,朕會令兵仗局全力配合你研製!”朱由檢大手一揮,豪氣地說道。
“臣領旨!”
朱由檢又命人試了試火槍,火槍的動靜則要小得多了。當然,威力也小。他把火槍交給了畢懋康,讓他和前些日子製造的自生火銃做下對比,看看能不能有什麼新的啟發。
回宮的路上,他一直在思考眼下大明存在的問題。
人們常說,一個王朝的滅亡往往是因為內憂外患,此時的大明就正處於這樣一個境地。
如果從歷史的角度看,大明的內憂就是農民起義。可農民起義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是自然災害。
在這件事情上,上天可能實在是不太眷顧崇禎,自然災害嚴重到令人髮指。剛開始只是部分地區乾旱,到了後來,水災、雪災、鼠疫、蝗災、冰雹接連而至。就以河南地區來講,崇禎十年到十七年,竟然連旱了七年!旱到他死為止。
百姓沒有糧食吃就開始吃草、樹皮,這些吃完了就吃土,但吃了還是死。有些人不想死,怎麼辦?造反唄。造反會不會死?可能會。但不造反一定死。這個顯而易見的選擇題每個人都會做。要想這些人不造反,那就要讓他們吃飽飯。吃飽飯需要什麼?需要錢!
至於外患,就更簡單了。
後金。
一個很強大,但還不夠強大的敵人。
朱由檢想了很多,災害、流民、地主、士族、蒙古、後金。
猶如有千萬條頭緒,最終匯聚到一點。
錢。
一切都是錢的戰爭。
正思索間,皇宮到了。
剛進入乾清宮坐下,王承恩就走了進來。
“萬歲,王象乾王大人到了,正在殿外求見。”
“哦?快請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