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表沒有放棄,在短時間內聚集了數千士兵抵擋孫策。
孫策看到了劉表的舉動,但是他沒有任何猶豫,因為他知道這場戰鬥的關鍵就在於他能不能當場斬殺劉表。
不是孫策不夠厲害,也不是孫策麾下將領不給力,而是因為孫策所佔領的荊州南部四郡之地人口太少,經濟也不夠發達,所以他只能湊出來三萬大軍,而劉表輕輕鬆鬆就能拉出來五萬大軍。
軍隊數量有差距,而且劉表一上來就是全軍衝鋒,把孫策打了一個措手不及,完全失去了以往的章法,所以他現在只能全力衝鋒,爭取殺死劉表,一舉鎖定勝局。
這一次孫策吸取了剛才的教訓,沒有再直接衝進人群裡,而是進行切角戰術,每次帶著騎兵衝鋒,只對邊緣位置計程車兵進行攻擊,消滅少量敵人之後就撤退,然後調整方向,繼續衝鋒。
幾次下來,劉表身邊計程車兵已經死傷近千,而孫策的騎兵並沒有承受什麼損失。
面對這麼多傷亡,劉表身邊那些士兵就開始動搖了。
他們倒是想反擊,但他們是步兵,孫策帶來的是騎兵,他們怎麼可能追得上孫策?
追不上的結果就是隻能被動挨打,誰也不知道下一次孫策衝鋒會帶走誰的性命,或許是他身邊的戰友,也可能是他自己。
所以當孫策再次衝過來的時候,不少士兵心中都生出了害怕的情緒,甚至還有人偷偷逃跑。
一人逃跑,馬上就有人效仿,然後就會引發更多的人逃跑。
原本劉表身邊還有三千多人,結果孫策幾次衝鋒之後,就只剩下了一千多人。
看著如此單薄的防禦,劉表知道他大勢已去了。
所有計程車兵都派出去了,這個時候他已經無法再調動任何士兵,只能直接面對孫策。
在生命中最後幾秒鐘,劉表選擇丟掉腰間裝飾用的佩劍,而是拿起了長矛,身體微弓,準備和孫策進行最後的對決。
雖然他身體老邁不堪,完全不可能是孫策的對手,但他依舊做出了這樣的舉動。
孫策看到劉表的負隅頑抗,心中冷笑,陡然加速,長槍準確擊中劉表手中的長矛,只一招便將劉表的長矛擊落,然後長槍前刺,洞穿了劉表的胸膛。
劉表感受著身體中力量不斷消散,死死抓住孫策的長槍,咬牙說道“我要為大漢……”
噌!
不等劉表說完,孫策就抽出了腰刀,一刀將劉表的腦袋砍了下來。
可憐劉表連最後一句話都沒有說完。
隨著劉表的腦袋飛起來,孫策快速將長槍抽回來,準確刺中落到地上劉表的腦袋,然後再舉起來。
“劉表已死!降者不殺!”
周圍士兵看到劉表的腦袋,突然就失去了鬥志,紛紛放下手裡的武器,跪在地上乞求投降。
他們早就知道孫策的厲害,打心眼裡不想和孫策戰鬥,但劉表是他們的主公,他們不能反抗劉表的命令,所以就只能硬著頭皮參戰。
如今劉表死了,他們沒了主心骨,為什麼還要在這裡拼上自己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