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橫跨光年的戰場中,當一方的數量呈現出絕對的碾壓時,好像不管艦隊對這個群體造成了多大的損傷都無濟於事。
數百艘戰艦引領在異獸群的前側對它們前進的軌道進行攔截,恍惚間好像他們所攻擊的不是妖獸,而是一群滾燙的隕石群。
直到他們被密密麻麻的畢方群,以遠超出數個天文距離之外,進行反向的包圍。
在戰線的前側,數百艘戰艦各自為戰,經過針對性改裝的恆星級護衛艦,艦身上被一根根電磁加速管道插成了刺蝟。
數千門電磁炮口,每次都能將數千枚磁性耐高溫陶瓷介質,以每秒八百公里的秒速飛向獸群。
兩向對撞下,龐大的動能讓他們所發射的彈丸與畢方群進行接觸的瞬間,都能產生一連串的洞穿傷害。
只是不管這樣的洞穿傷寒對畢方本體造成了多麼嚴重的傷勢,只要沒有擊中它們的頭顱,它們都能快速的癒合。
無奈之下他們艦隊只能一次又一次的降低彈丸初速,擴大損傷面積,讓飛船的與獸群的直線距離不斷接近,最後反向衝進了他們清除的異獸空腔內。
放眼望去,他們飛船四周三百六十五度範圍內,全都是一個個明亮的高能反應反射點。
深處獸群深處的飛船並沒有被包圍後的驚慌,他們按照指揮部的計劃,將他們戰艦內所攜帶的彈丸質量儲備降低到了10%的基準線時,加速向前突圍。
四面八方圍困而來的畢方甚至都沒能接近飛船周邊數萬公里的死亡線,就被電磁炮擊中後,化作了一道光亮照明深空。
他們就像是一群圍獵獸群的獵人,在畢方群內外不斷遊走,想方設法的降低對方的數量,這種近距離交戰的手段一直持續了十年。
十年的時間,如今集結了上萬戰艦群的深空要塞點,終於也到了完工的時刻。
持續多年的質量轉化與拋射,讓曾經直徑在八千多千米的流浪行星瘦身了數千米的直徑。
藉助星體岩石層,深埋地下的發射筒讓現在的這顆流浪行星看起來,像是蜂巢一般千瘡百孔。
“不能再以物體質量拋射的形式進行攔截。
每顆彈丸百斤質量拋射,就算我們將整個行星全部分解,也不能完全消減他們的族群數量。”
工程師的提議讓深空要塞的指揮長有些疑惑。
“之前你們不是說這種攔截方式是對妖獸群的數量上消減最快的方式麼?”
“之前算錯了!
快沒錯,但是消減它們數量快,對咱們物質的消減更快!
現在咱們要塞已經完工,透過並聯的重物質衰變反應堆對物質衰變的轉化,單純的能量攻擊可以讓我們更加持久!”
工程師的話讓指揮長眼睛一亮。
“能將這些獸群消滅麼?”
“不行!”
工程師無奈的搖了搖頭:
“大角星的質量是我們腳下這顆行星的總質量的千萬倍。
如果不能將畢方群從它們根源的轉換上進行中斷,就算我們將整個要塞全部轉換成能量和對方相互泯滅,最先頂不住的也只是我們,最多六百年,我們腳下這座要塞行星的總質量就能被完全消耗。”
指揮長聞言倒吸了一口涼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