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岐暉的到來,楊崇還是抽空去了樓上另外兩個閣間。孫思邈、安伽陀、羅邇娑、佛珈大師、帥國真、馮齊整、岐暉、謝弘都是名僧高道,一點也不為難人,只有安伽陀、羅邇娑兩人和楊崇約了明天中午在豐樂樓見面,楊崇象徵性地喝了一杯酒,就快快樂樂地出來了。
名士的閣間氣氛就熱烈多了,李百藥、孔穎達、崔處直、虞世南、杜淹、薛德音、宇文溫、李密八人正在高談闊論;尤其薛德音和李密,為著高昌國爭論得面紅耳赤,薛德音說高昌漢人多德化可下,李密冷笑著說非一戰不可定。看見楊崇進去,兩人就要楊崇表態,楊崇就按著自己的想法說:“高昌百姓肯定思歸,但是鞠家父子怎會甘心,做一個太守和做一個國王是兩回事,弄不好還是要打一仗。”
楊崇的話直指人心,通俗易懂,李密大笑道:“楊崇你真是李某的知音。”
杜淹有了七分醉,紅著臉說道:“就怕是既生瑜何生亮。”
一言既出,滿屋尷尬,李密更是不快,迅速恢復正常,楊崇看在眼裡,笑道:“杜兄酒喝多了,又不是三分天下的時候,哪有許多故事。不過論經書我是甘拜下風,等我有空,寫一段三國的故事,給大夥解解悶。”
宇文溫不屑地說道:“小師叔,別說空的,我那幾個同窗想和你討論算術,等了你一個多月,還是把龐煥派來了。”
孔穎達贊同說:“楊崇這架子有點大,但是大有大的道理,龐煥和毛暠的水平現在不得了,我的老師劉焯辭官的時候,就推薦龐煥接替他研究,可惜太史令張胄玄不同意,他倒是希望楊崇你能去。”
楊崇拱拱手說:“罷了,我對那沒興趣。孔兄,你給劉師叔和蓋文達去了信,他倆到底什麼態度?”
孔穎達一伸手說:“五份甲等優惠券。”
楊崇忙不迭地點頭說:“沒問題。”
孔穎達說:“劉師還沒離開洛陽,他同意過來,有兩個條件,一個是你要和他一起推演曆法,另一個是他要住在別院,看看你手下那些稀奇古怪的研究,不能對他保密。蓋文達是看上你的錢了,他同意在山南別院著書,要求你幫他印三千冊。”
楊崇鬆了口氣,自己有活字印刷術的必殺技,三千冊書花不了多少錢,楊崇立即拍板:“成交。”
虞世南一翹大拇指說:“楊崇,有魄力,等你真的開書院的時候,叫上我一個,就顏萬石那水平,一年八十貫,顏師古說他都想不通。”
虞世南和楊崇是第一次見面,卻很放得開,不僅因為名士風流,主要是虞世南從虞世基那裡有個大概的判斷,楊崇屬於那種特別會做事的人,譽滿天下,同時誹滿天下,隋煬帝楊廣的態度是不會為了楊崇和門閥死磕,同樣不會為了門閥而放棄楊崇,這就造成楊崇年紀輕輕,幾起幾落的局面。虞世基有言,楊崇要是能這樣玩上十年,別說五姓七望,就是隋煬帝楊廣也很難阻止楊崇進入中樞。
楊崇低聲說道:“世南兄,難得你情願,我還真是有個想法,將來我有了孩子,一定讓他拜你為師。”
這是楊崇真實的想法,唐太宗李世民曾稱虞世南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為五絕,虞世南的書法與歐陽詢、褚遂良、薛稷齊名,合稱“初唐四大家”。現在就算曆史背離了走向,但是每個人的技能和德性不會有多大改變,在楊崇眼裡,虞世南的優點不在儒學上,很適合當老師。
虞世南曉得楊崇還沒結婚,孩子更不知道在哪裡,含笑道:“我答應你了,從今年起,過年的時候送兩罈好酒來。”
玩笑中氣氛緩和了不少,李密的臉色恢復如常,李百藥一直冷眼觀看,此刻才開口說道:“楊崇,我在崔家就聽說過你那個別院,不知道是否有幸參觀一番?”
楊崇既然曉得李百藥不會完全支援自己,趙郡李氏看不起寒門,只是迫於崔弘度的壓力,才會與自己保持一致,就不打算顯示自己的力量,立即回絕道:“百藥兄難得來長安一趟,聽說過幾天就要回去,還是抓緊辦自己的事好。我那裡都是工匠的東西,不看也罷。”
誰都沒想到楊崇會如此直白地拒絕李百藥,李百藥竟然沒有生氣,從從容容地給自己倒了一杯酒說:“我堂弟李孟嘗是個遊俠,這次他準備留在長安,還望楊崇你多多照顧。”
楊崇端起酒杯敬道:“百藥兄放心,吃喝玩樂我最在行,他若是想做點事,我正好有批貨要到鄯善。”
李百藥的手不由自主地晃了一下,楊崇心中暗歎,自己還是威望不夠,李百藥差點失態,說明李百藥已經和同是趙郡李氏的李淵方面聯絡過了,李孟嘗就是想放到自己身邊的一顆棋子。歷史上李淵自稱是隴西李氏,只不過是為了和十六國時期西涼開國君主李暠拉上關係,證明自己篡位的正統性。
在座的只有李密是高手,清晰地注意到了李百藥的晃動,頓時心生懷疑,李百藥這樣的大儒,泰山崩於眼前都面不改色,這些的行為只能是心虛的表現。李密心思靈敏,插話說道:“楊崇,這就是你的不對,如果你不方便,李孟嘗就由我來照顧,我可是趙郡李氏的人,和百藥兄是一個祖先。”
李百藥哪能讓這種事發生,李孟嘗在楊崇身邊,和在李密身邊根本不是一回事,急忙說道:“我只是怕孟嘗性格魯莽,哪能這麼麻煩你們。”
孔穎達愛惜李百藥的才能,真心勸說道:“百藥兄既然來了長安,何必慌著回去,或許聖上有心召喚,錯過了未免可惜。”
崔處直也勸道:“家主是去洛陽,和鳳舉兄相聚,一時不會回河北,百藥兄不妨多呆幾日。”
至於李百藥看別院的事,孔穎達和崔處直都很默契地沒有提,那裡正變成墨家的大本營,對儒家的人是不歡迎的,就是被楊崇稱為師叔的劉焯,想要進去都讓弟子先問一聲。楊崇又敬了李百藥和李密各一杯酒,才回到自己的閣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