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墨者榮耀> 第141章 寒門學堂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41章 寒門學堂

夏天還是燥熱,進了山後立即感受到溫度下降不少,楊崇順手拉開車廂的窗簾,陣陣涼風襲來,帶來山野的清香,綠色的田地,茂密的樹林,野花繽紛,如星星點綴。映山紅一溜溜披在山丘上,夏天更增添了幾分如火的活力;鳥聲鼎沸,已經不能用嘰嘰喳喳來形容,一路上從未停過,可惜鳥兒也知道避暑,飛出林子的小鳥沒有幾隻。

石村隨著山南別院的擴大,楊崇把私塾遷過來,現在已經有了點樣子,在村口甚至形成了一個小集市,七家店鋪,還有賣菜的農民和挑著貨擔的走販。兩輛馬車停在了私塾門口,楊崇和姜菲先後從第一輛馬車下車,看楊崇裝模作樣地來扶自己,姜菲忍不住笑著搖搖頭;站在車旁的龐煥更是笑出了聲音。

龐煥在樓觀道是個真正做學問的人,只是書讀多了,對道家的東西產生懷疑,被逐出了師門;龐煥就在關中各地遊學,投奔楊崇只是為了糊一口飯吃,原想著在邯川戍做個吏員,沒想到楊崇罷官,到長安做了孩子王。不過龐煥認為值,楊崇編寫的阿拉伯數字數學讓他大開眼界,還有楊崇以墨子名義編寫的《物理》更是言簡意亥,有實用性。

龐煥私下認為,楊崇早晚必成一家,馮齊整告訴自己的墨學再顯很可能成為事實,所以

寫信請來好友毛暠幫忙,由於楊崇把四書五經當做識字課,兩人是從容有餘。不過上次孔穎達來遊玩後,推薦了兩個人,王孝通和顏萬石,都是世家子弟,王孝通擅長數學律法,顏萬石精通儒經;楊崇今天來私塾,就是想把後面的教學大綱和老師定下來。

雖然孔穎達打了預防針,顏萬石從第二輛馬車上下來,一看私塾有一百多個學生還是嚇了一跳,尤其發現其中有三分之一是女生和胡人,心中有些埋怨孔穎達,這樣的私塾能出什麼人才;王孝通倒是樂呵呵的,盯著私塾正中間的球場,幾個小孩正在蹴鞠,一招一式有板有眼,看樣子是經過高手點撥的。

王孝通對顏萬石說:“別繃著臉,你想想,有幾所私塾會專門建一個蹴鞠的球場,楊崇是真心辦學,要不然孔兄也不會推薦我們。你要擔心的是,楊崇會不會聘請我們,一年多少工錢。”顏萬石是顏師古的族弟,差點沒氣炸了肺,我一個儒生,會為了錢來教書,真是有辱斯文。

兩人調侃間,楊崇帶著龐煥已經走過來,笑著說:“這是這座私塾的山長,二位先跟他參觀一遍學校,要是滿意,我們再談。”

王孝通和顏萬石跟著龐煥往裡走,邊走邊問,不禁越發驚訝。敢情這一百多人中,有一半是楊家的奴僕,剩下的也是楊崇的部曲和佃戶的孩子,就這樣,楊崇也是學費、書本費全免,中午還免費提供一餐伙食。王孝通家已經沒落,清楚寒門的困難,問道:“這些女孩子在家裡不用幹活?”

龐煥收起笑容說:“這就是我佩服楊家主的地方,他自己家的奴僕是強制送來讀書的,佃戶送女孩來讀書,為了補償勞動力,每五家免費租借一頭耕牛,一年忙活下來,只要牛的重量不減,一文錢都不要。整個私塾,逢年過節,另外給孩子發禮物;從邯川戍帶回來的四十多個孩子,家主堅持要他們寫信和家人聯絡,上次司空主事的商隊去邯川戍,還贖了兩個孩子的家人回來。”

顏萬石肅然起敬,楊崇的行為是大善,付出不求回報,就是世族大家也很少有人做到,對於一個剛剛起步的年輕人來說,就更難能可貴了;就聽得一陣鐘響,孩子們紛紛朝教室跑去,龐煥指著一排青磚碧瓦的教室說:“學校一共建了六間教室,老師不夠,只能開三個班,識字班教《論語》,二年級教數學和《論語》,三年級加《物理》和自修。所謂自修,就是你可以從圖書館找一本感興趣的書,不管醫農經道,自己學習,等客串老師來,自己再問。”

王孝通和顏萬石紛紛點頭,學無止境,不可能指望私塾的老師什麼都懂,王孝通問道:“客串老師都是哪些人?”

龐煥笑道:“都是家主安排的,大業醫塾的帥國真道長來講過醫術和《道德經》,孔穎達來解惑過過兩次儒學,家主自己講過《數學》和《物理》,村長李春來講過農桑,其實就是給孩子長長見識,培養一下興趣。”

“不容易。”王孝通二人從心裡感嘆,楊崇既要做官,又要掙錢,還把私塾當做一回事,真的不容易;王孝通已經領悟了楊崇辦學的宗旨,就是育才教人,不求培養出來的弟子升官發財,所以也不以儒家的四書五經為主,王孝通試探著問道:“萬石,你意下如何?”

顏萬石其實也看出這一點,沒有立即吱聲,而是走上去看教室裡的情況,當看到每個孩子都有書本,還有筆墨紙硯,回頭對龐煥說:“我願意留下來。”

龐煥高興地說道:“我這就領你們去見家主。”

楊崇聽說也很高興,直接問道:“一年八十貫夠不夠?”

王孝通和顏萬石都是二十多歲的年輕人,頓時不好意思起來,楊崇開的價格幾乎是別人家的三倍,從一品的大員一年俸祿不過八十貫。龐煥在一旁笑道:“私塾裡的另一位老師毛暠也是這個工資,還有兩位教識字的老師算助教,一年也有二十貫的工資,趕上一個九品官員了。”

楊崇與王孝通二人說定後,才說:“我還準備編一部書,叫《十萬個為什麼》,是一種通俗的讀物,不涉及經學,一千個問題一冊,以後作為二年級的科目,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興趣參加編纂?”

《十萬個為什麼》是20世紀的一套青少年科普讀物,楊崇套用了這個理念和構思,為的是為墨學正名製造氛圍。龐煥和王孝通興趣廣博,猜想到楊崇拿手的雜學或墨學的知識,立刻同意參加;顏萬石怕影響自己儒學的名聲,考慮到最後還是拒絕了,十年後,《十萬個為什麼》流行天下,顏萬石是後悔莫及。

&nbsp本章完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