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墨者榮耀> 第80章 邯川戍主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80章 邯川戍主

瀟湘樓的談話不出意料地洩露出去,讓很多人產生了戒心,墨家喪失地位已久,並被儒家不喜,人人避之不及,即使有些原來對楊崇觀感不錯的人,也不敢再為楊崇說話。中樞的行文也很快下了過來,楊崇以正七品的身份領兵部主事兼邯川戎主,負責化隆縣的榨場和屯田。西魏廢帝二年,化隆縣因境內有化隆谷得名;大業三年,朝廷廢黃河以南之廓州,改置澆河郡,化隆縣屬澆河郡轄地,後又劃歸西平郡。

元無竭和獨狐篡等人都明白,這是裴矩等人拿楊崇實在沒辦法,只好用這種方式將楊崇流放,不過屯田的地點從湟水縣改到化隆縣,對楊崇很不利,因為化隆縣能夠使用的土地遠遠不夠,而且地理環境險惡。不過楊崇還是和平常一樣笑嘻嘻的,在職方司問曹通、馬濟、吳卓三人:“你們誰願意和我去西平郡,到了哪裡就是正九品的屯田管事。”

在隋朝,官吏分治,各有各的體系,從吏到官是難以逾越的一步,象楊崇這樣主動想到下屬的例子就更少。不過三人都是兵部老人,不僅清楚西平郡的情況,也瞭解楊崇現在的處境;片刻沉寂之後,吳卓開口願去,楊崇就把這件事敲定了下來。衛府的支援還是得力的,不僅決定給楊崇增到一千戍兵,獨狐篡還把史大千和單福、單英派了過來,作為領兵的將領。

楊崇在出發前,決定將長安的事情全部委託給孟鯤鵬,楊雷的忠心不成問題,但是有些事楊雷抗不下來。姜菲決定和楊崇一起去西域,樓觀道在西邊勢力雄厚,馮齊整派了弟子天鑑、天緱前來協助;楊崇自己家裡安排了楊橫帶著楊三、楊四、楊七、楊十,還有孤地藏。孟鯤鵬撥來了司空行和覃雲祐,司空行曾經做過上戍主,只是因為宇文忻謀反而丟了官職;覃雲祐則是一名老兵,去過吐谷渾等地。

楊崇一行從長安出發,帶了五大車的硝、木炭、硫磺,楊崇的想法很簡單,在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就顧不上什麼隱忍,多活一天是一天,只要有人打上門,就讓他嚐嚐火藥的厲害。楊崇在玉門關領到了增發的四百精兵,張巨也被調給楊崇,楊崇根據張巨和吳卓的介紹,得知化隆縣其實就是一戍兩堡。

邯川戎掌管的就是漢代護羌校尉侯霸在東西邯屯田的區域,另外就是日蘭堡和石城堡,分別是前涼和北魏時的縣治。不過到了邯川戎,楊崇的第一個意外就是看到了杏花,剛剛下過雪,含苞欲放的花骨朵上還有雪水,但是絲毫不影響其他花朵在太陽的照射下展示美麗的花瓣。

邯川戎的原戍主是大刀王挺,一個駐守邊關近十年的軍官,得知楊崇從來沒領過兵,不由得大為好奇,私下裡向史大千打聽:“朝廷這是什麼意思,為何不直接任命你做戍主?”

史大千搖頭道:“我不合適,楊崇是以兵部主事兼戍主,他來這裡,最主要的是開榨場和屯田,戍主的任命只不過是為了方便他行事。”

這一點王挺理解,邊關的郡縣其實都是軍州,居民很少,如果沒有兵權就等於什麼都沒有,王挺同時也有點好奇,在這荒無人煙的地方,楊崇屯田還好理解,大不了多送一點囚犯過來,但是開榨場又如何進行呢?王挺找了個理由,沒有急著離開,反而呆在石城堡,等著看楊崇的動作。

楊崇在化隆縣跑了一圈以後,發現黃河正是在化隆縣奔下青藏高原,自尖扎進入循化,古什群峽是黃河的必經之地,兩山對峙,崇山峻嶺,高聳入雲,陡壁如削,蔭天蔽日。黃河入峽後,因河道狹窄,河中礁石暗伏,滾滾河水飛湍造漩,咆哮而下,登頂觀景,蔚為壯觀,十分險絕。

回來後,楊崇就開始做人事調整,史大千擔任副戍主,負責軍隊;單福和張巨分別統領一百五十人駐紮在日蘭堡和石城堡,至於原來王挺任命的兩個堡主慕容息雄和公孫祐,被楊崇調回邯川戎,擔任騎兵營的將領。司空行和吳卓擔任屯田管事,分別負責東邯堡和西邯堡,楊崇的規劃是榨場開在西邯堡,東邯堡以後就是化隆縣的縣治和邯川戎的大營。

化隆縣的縣令原來就是邯川戎主兼任,楊崇也就不另外安排人員,只是把治安交給原先的副戍主程尚;單英負責協助史大千練兵。邯川戎實際上居民也不多,四個堡加在一起不過一百七十八戶,五百人左右;不過流墾營中現在還有一千三百多人,都是普通的囚徒和士卒,沒有幾個有背景的。

楊崇召開了一個家庭的會議,決定在邯川戎建工坊,聽姜菲建議建一個藥塾,仿照大興藥塾培養救護人員,順便採集藥材;姜菲和天鑑、天緱到附近山上看過,藥用價值較高的有冬蟲夏草、青貝母、豬苓、甘草、黨參、柴胡、雪蓮、黃芪、三七、貝母、血滿草等。楊橫則負責建立官辦的鐵器坊,在流墾營中培養打鐵的工匠;孤地藏和覃雲祐被楊崇派到鄯善,尋找有可能合作的藥材商,順便買一些奴隸回來。

楊崇看東邯堡和流墾營中還有不少小孩,決定自己掏錢建一個私塾,要天鑑教這些小孩識字;這件事在邯川戎引起不小的震動,因為楊崇的原則是無論囚犯的子女,還是奴隸或其他異族的小孩,都應該有受教育的權力,學漢字。史大千等人早就聽楊崇灌輸過這種思想,倒也沒覺得怎樣,程尚和公孫祐卻有點接受不了,這些胡人和奴隸的孩子,怎麼能和大隋的子弟一樣。

最後還是司空行出了個主意,讓楊崇把要上私塾的這四十多個囚犯和流墾營的孩子買下來,當做自家奴婢,那別人就不會管了;胡人的小孩可以拜姜菲為師傅,投入樓道觀的門下。果然,楊崇花了一百兩銀子,改變了那些小孩身份後,程尚等人就不再反對了;姜菲等人西來,本身就肩負著傳教的使命,雖然姜菲沒有收徒,但是直接讓天鑑把私塾掛上樓觀道的牌子,不僅僅教書,還做法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