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走在街上的行人幾乎能一路聞到第一籠的饅頭香;第一籠是越王府的廚師開的,白麵饅頭不僅鬆軟可口,而且比其他店的價格還要便宜,可惜一天就賣四十籠,多一個都不做。雖然下著雪,第一籠的門前還是排著長長隊伍,很多人圖方便,還是願意買些饅頭帶回去過年吃。
暗雲籠罩,門簾捲起,阿史那社爾坐在不遠處的老杜羊肉湯館門口的桌子前,背對著牆壁,注視著朱雀大街來往的車輛,整個人正好躲在陰暗的店裡。阿史那社爾的腳下放著一隻笑珍齋最新款的藤箱,做工精巧,但是藤箱裡擺放的是李世民不知從哪裡弄來的一顆天雷;李世民總共弄出來三顆,另外兩顆在李孝協和李孝斌兄弟手裡。
按照規矩,大隋越王楊崇今天回去政事堂議事,這一段路的朱雀大道,是楊崇車輛畢竟之路;四周的街巷都是長安繁榮熱鬧的地方,現在也正是老百姓四處採買的時候。五十多名各族的高手散步在四周,如果不是阮君明那個混蛋洩露了行蹤,被捕後招供,原本應該有兩百多名死士在這裡,成功的把握要大上幾倍。
李德良在灞橋酒家的二樓注視著阿史那社爾,作為家族中僅存的幾名老人,李德良是不贊成這種猶如發洩的行動;李德良小時候就瘸了腿,因此一直沒做官,李淵攻佔長安後,封李德為新興王,河西軍攻佔長安後,知道李德良是個閒人,關了一個月就放了出來。這些年,李德良過得悠哉悠哉,即使觀音婢織網,李德良也沒有參加,但是李世民孤身來長安冒險,逼得李德良不能不出手。
李德良穿著厚厚的裘皮錦袍,有些緊張;坐在一旁的高句麗武士樸定幹從容地飲下一杯酒,用手指捻起一粒花生米放進嘴裡,慢慢咀嚼著品嚐味道。樸定乾的手掌粗大靈巧,曾經一掌擊斃過一頭青牛,在高句麗也是可以躋身前十的高手,這次李世民不知道是如何說動淵氏的,樸定幹被派來長安參與行動。
雖然各方面參與的人心態和理由都不一樣,但是有一個共識,就是楊崇不能留,楊崇雖然還不是大隋的皇帝,但絕對是大隋如今最聲名顯赫的那個人。在他的領導下,大隋的鐵騎四處出擊,塞北、東北、遼水等地先後變成大隋的領地,無論從什麼角度看,楊崇都是大隋立國以來最成功的那個掌權人。
如果再等下去,鑌薛驛道建成,東北的各族都將不得不屈服在大隋的威懾下,日子會一天比一天難過,高句麗的局勢將更加不堪;所以很多人決定楊崇應該死,並且是非死不可,就連夷男都派了高手來參加這次行動,只不過薛延陀汗國與高句麗朝廷的態度一樣,裝作什麼都不知道。
歡快的琵琶聲在大街上響起,一名胡女就在大街上跳起舞來,引得無數行人觀看;這是楊崇車隊出現的訊號,李德良和樸定幹立即打起精神,看著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七個小販已經擠到路邊,進入了伏擊的位置。更多的人在房屋視窗和攤位上準備好弓弩,阿史那社爾、李孝協、李孝斌各在兩名好手的配合下,笑嘻嘻地走向路邊。
到了現在這個地步,阿史那社爾等人還能笑,讓李德良欣慰不少,真的勇士是沒有多少悲壯,視死如歸猶如等閒。朱雀大街上的行人和車輛都紛紛避向兩旁,楊崇的車隊出現了,前面是二十騎開道,馬車兩側和後面還有三十騎跟隨,旗幟招展,百騎營的精銳一個個精神抖擻。
就在車隊經過圍觀跳舞的人群時,琵琶聲突然中斷,早已準備好的三十張弓弩立即射箭,百騎營的精銳紛紛墜馬;跳舞的胡女不知道什麼時候掏出長鞭,和彈琵琶的老者率先殺向馬車,人群中的小販各自舉起兵器,同時出擊。可是讓他們心寒的是墜馬的百騎營戰士一個都沒有死,揮舞著刀槍迎了上來。
路邊的十來個攤點已經沒有了射擊的機會,行人中衝出了大批的高手,三兩個一組,鎖定了所有射箭的攤點;每個射出箭矢的房屋門前,都有人闖入。李德良和樸定幹對視了一眼,顧不得驚世駭俗,直接從視窗跳了出去,奔向已經殺成一團的馬車;兩人並不是自恃武功高強,想要親手殺了楊崇揚名立萬,而是要吸引對方的注意力,為阿史那社爾三人的最後一擊創造條件。
李德良兩人果然吸引了大批的高手,就連馬車前面,都有十二名軍官嚴陣以待;阿史那社爾知道機會難得,立即示意同伴點燃火摺子,開啟藤箱就準備取天雷。就在阿史那社爾彎腰的一霎那,只覺得心頭一涼,一隻槍頭從背後穿心而過;正在為兩人戒備的耶律斧刺殺阿史那社爾的同時,已經用帶毒的袖箭射死另外一名同伴。
阿史那社爾重重地倒下,目光渙散地問:“為什麼?”
為什麼?耶律斧目光淡漠地說:“突厥、薛延陀、大隋,哪一個不是騎在我們室韋人的頭上,誰做主對我們沒有區別,但是大隋做主,我們的日子能過得更好一些。”
李孝協、李孝斌帶領的都是家將,六人雖然在百騎營的攻擊下一一戰死,但還是在有效的範圍內扔出了天雷,可惜兩隻天雷都把突入其來的暗器擊中,一個在空中爆炸,另一個掉入了人群中,炸得路人是血肉橫飛。
楊崇在馬車裡嘆了口氣,張果老和蜀中寒霜的暗器功夫確實是神乎其神,青海鬼王和了了大師已然纏住了李德良、樸定幹,基本上大局已定。李德良果然是真人不露相,一根青竹竿與了了大師苦戰了七十多招,才漸漸落入下風,被圍攻而殺;樸定幹捱了鬼王一爪,依舊殺出了重圍,只是沒走多遠,就被趕來增援的官軍圍住,苦戰了半個時辰才失手被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