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席散後,送走慕容兄弟,楊崇立即下令,崔元遜被任命為漁陽郡守,郡治改到雍奴縣,四千突厥俘虜押往漁陽修復城池;一干俘虜中齊善行、曹旦就地處決,人頭送往長安,何稠等人押到涿郡。楊崇留張金樹統五千騎兵駐守無終縣,留王恭為遼東安撫使,主持招賢館,繪製東北地圖;楊崇自己就和劉黑闥一起率軍回到涿郡,與徐世績等人會合。
涿郡舉行了盛大的慶祝儀式,遼西的平定意味著李唐在北面的軍隊全部瓦解,只剩下江南、巴蜀的地盤,楊崇趁機宣佈,為了彌補河北士子未能參加上一次科舉大試,將在明年增加一次士子應舉,並且特許河北一百名士子投牒自進,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長官特別推薦,但是投牒自進必須在半年後參加一次考試,前一百名才能入長安會試。.
楊崇寫信到長安,要求禮部派一位侍郎來主持河北的考試;同時奏請劉黑闥為北平郡公、張金樹為漁陽縣公、董康買為漳南縣公、曹湛為歷亭縣公、高雅賢為洺水縣公、郭慶為昌樂縣公、楊延石為館陶縣公。
長安涿郡為之震動,楊崇用的是明謀,收買人心只是表面的現象,實際上是對河北士族的不信任,凡是參加涿郡、長安考試計程車子,就算最後沒有一個人中舉,楊崇手中也會多了幾百名願意為他效力的讀書人名單。到時候只要徐世績、劉黑闥這些新貴介紹推薦,大部分的人還是會流入官場,成為楊崇在河北執政的基礎。
兩年時間,將是河北士族和楊崇討價還價的最後時間,一旦楊崇打造出自己的格局,到時候能談價碼的餘地將會越來越小。但是河北士族多是書香門第,兩崔作為楊崇的政治盟友不發話,其他人很難跳出來指責,總不能說不給讀書人出路才是正確的,那真是要被鄉人戳脊梁骨的。
楊崇定了大事,後面整天和崔家、盧家的人來往,或是找河北遼西的商人詢問生意上的瑣碎事,涿郡有正副三位留守,如何佈置防務和分配官員,楊崇就不再插手了。不過楊崇預先告訴徐世績三人,臨渝鎮要留給禮部,將來很可能是北平郡的一個與突厥交易的榨場,歸交市監管理。
至於長孫無忌三人,史萬寶被楊崇派去天水擔任馬德來的副手,長孫無忌、侯君集兩人,楊崇沒有立即安排,而是帶回洛陽。長孫無忌是李世民的鐵桿心腹,侯君集則是死士,楊崇不確定是不是李世民的苦肉計,交給天棄去調查此事;楊崇另外寫信去定襄城,再次提起楊政道回長安一事。
突厥進攻河西失敗,李世民被從河北剷除,定襄城的小朝廷是一片慌張,楊善經架不住蕭太后和頡利可汗催促,最後決定派裴矩為使者前往涿郡,與楊崇商談此事。裴矩到達涿郡聽到的第一個新聞就是,長孫無忌被任命為刑部郎中,從五品上,掌管內外賦斂、經費、俸祿、公廨、勳賜、贓贖、徒役課程、逋欠之物,及軍資、械器、和糴、屯收所入。
作為一個上了必殺名單的叛臣,僅僅在最後關頭倒戈而降,甚至可能是被侯君集裹挾的,長孫無忌的收穫是實實在在的,刑部郎中是一個就可以上升的位置,只要長孫無忌不存在異心;裴矩嘴角露出一絲微笑,楊崇這是在學習劉邦啊,就是不知道誰是今天的張良,提醒了楊崇。
劉邦在漢初準備封賞功臣,下面的人日夜爭功,不能決定高下,導致無法封賞,甚至很多人產生了不滿的情緒;劉邦就問計張良,張良告訴劉邦,應該封賞雍齒。因為雍齒與劉邦有宿怨,曾多次讓劉邦受窘受辱,滿朝文武皆知;果然群臣看雍齒被封為什邡侯,都不擔憂自己不會封侯了。
楊崇還是按照禮數,在十里長亭迎接蕭太后的使者裴矩,草長鶯飛,陽光明媚;望見裴矩走近,楊崇特地走了幾步;兩人相見,談笑風生,猶如在演一齣戲。楊崇沒有絲毫越王的架子,折節下交,禮貌周全;裴矩白髮飄逸,態度和藹可親,充滿長者的風采,說到往事,是唏噓不已。
不知道底細的人還以為這一老一少是忘年交,只有杜淹等人感慨,楊崇是越來越像個政客了,杜淹也是剛剛和禮部侍郎褚京一起從長安過來,房玄齡回到樞密院,河北山東需要一位重臣巡視,杜淹帶著南方的軍情,便主動要求過來。
進城談完公事,中午楊崇在范陽宮設宴招待裴矩,杜淹、徐世績、劉黑闥、崔鳳舉等人相陪,宴席按照宮廷的標準。裴矩父子發現,不僅宮殿裡裝飾沒變,甚至桌椅擺設用品都是當年聖天子楊廣的,很有點回到楊廣奢華時的味道,也說明楊崇的心裡強大,對這些毫不在意,裴矩吃得很滿意,在不斷比較著定襄城的不如意。
眾人明白是裴矩在故意抱怨,定襄條件再苦,裴矩是自己家的廚子燒菜,突厥人又敬畏他,哪會象大部分人那樣艱苦。不過都知道裴矩沒有惡意,於是順著話題,一起說笑起來,酒到半酣,楊崇先說了一個冷笑話,突然說道:“裴老,既然來了長安,何不回朝做一番事業,我再不濟,總比竇建德強吧。”
在座的人都笑了楊崇已經橫掃中原,統一全國指日可待,豈是竇建德那樣的人可比;楊崇的意思很簡單,裴矩你既然可以在竇建德手下為官,就應該能在長安留下來。只是此言一出,不僅一幫陪客傻了眼,就是裴矩本人也不知道楊崇是真是假,難道楊崇的心懷真的強大到這種地步。
不過裴矩老奸巨猾,試探著問道:“越王此話當真,就不怕我答應下來,口是心非,出爾反爾?”
楊崇自信地笑道:“不怕,因為你是裴矩,只有自己的利益,所以上面喜歡什麼,你就能做成什麼,我需要一條能攪渾水的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