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墨者榮耀> 第462章 李綱中計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62章 李綱中計

李綱在北周任齊王宇文憲的參軍,周宣帝宇文贇殺宇文憲的過程中,李綱誓死沒有屈從的言辭,最後獨自一人用沒有幃蓋的車子載著宇文憲的屍體去下葬。到隋朝李綱擔任太子洗馬,太子楊勇被廢黜,李綱又和隋文帝楊堅頂嘴,讓楊堅下不了臺;于志寧擔心的就是李綱的臭脾氣,與楊崇死槓。

楊崇想了想說:“獨狐篡擔任城門校尉,韋節擔任員外散騎常侍,李綱擔任著作郎,封德彝擔任內史舍人。封德彝是楊素的舊部應該沒問題,李綱能做何潘仁的長史,同樣沒問題;裴守真,明天把韋雲起、令狐德棻一起帶來見見。”

封德彝為人狡詐,諂媚奉承,兩面三刀,楊崇現在只是為了自己的形象,並不在乎封德彝是不是真心,能不能做長;李綱是個君子,楊崇更是心有餘力。真不行,韋雲起、令狐德棻當中或許還有備胎。

不出楊崇所料,封德彝見到楊崇就下拜施禮,一口一個越國公,沒有絲毫猶豫,就願意出任內史舍人;李綱面沉似水,一言不發,楊崇搖搖頭說:“李綱,你很讓我失望,原以為一代大儒,風骨無二,沒想到被胡人一劫,就願意落草為寇,附逆李淵叛軍。”

李綱氣得臉色通紅說:“楊廣無道,天下人皆可取而代之,李淵天命難違。”

楊崇好奇地問道:“那他怎會丟了太原長安?”

李綱指著楊崇說道:“你太狡猾,但是天下之爭,豈是一戰而定輸贏,漢高祖劉邦與項羽爭鋒,每戰必敗,但是最後在垓下竟全功。”

“說得好。”楊崇鼓掌說道:“看往日知興衰,可君君臣臣,難道是你們儒家說得玩的嗎?”

“你。”李綱正要反駁,突然想起楊崇一直自我標榜是墨家信徒,頓時不敢吱聲,要是隨口幾句氣話被楊崇當做儒家的言行不一宣揚出去,那才是實實在在的打臉。楊崇見李剛不說話,自顧自地說:“我準備讓墨焯書院編寫北朝史和前隋書,從劉淵一直說到李淵篡位。”

李綱再也忍受不住,上前一步說:“你們墨家有什麼資格編史?”

楊崇定定地望著李綱問:“從秦到隋,可有人規定墨家子弟不能編史?再說,我允許其他人同時自編,可以到時候讓天下人看看,到底是誰有能力。你們儒家專攻於經書,對編史的興趣都不大,歷史上司馬遷、陳壽等人都是靠一己之力完成《史記》、《三國志》,就可見一斑。”

封德彝心中一陣點贊,楊崇這一手太得力了,從編史開啟缺口,此例一開,以後百家都可編史,獨尊儒術就算是到頭了。估計李綱現在連尋死都不敢,要是墨焯書院在編史的時候給李綱栽贓,說因為李綱對編史沒興趣,墨家才接過重擔,那李綱就是儒家的千古罪人,比楊廣更讓人痛恨。

李綱只是性格耿直,不笨,一眼就看穿了楊崇企圖,怒道:“老夫不比宇文愷要強嗎?老夫就可以編史。”

楊崇打量了李綱一番,淡漠地說:“你現在是囚徒,又是大隋的叛臣,讓你來編史,不符合道義。”

李綱一咬牙說:“多謝國公提醒,只要國公同意下官編史,李綱願意重歸大隋。”

楊崇不慌不忙地說:“李大人,你要想好,若是再次背叛大隋,可是要滅九族的。”

李綱倔強地答道:“國公不是說能橫掃天下嗎?李綱就賭上這一把。”

楊崇頷首道:“好,楊某相信你一會,就任命你為著作郎,負責編史。”

封德彝一開始還為李綱悲哀,看到一側王恭等人會心的笑容,封德彝忽然醒悟,楊崇不是激將,而是根據李綱的個性,搭了一個讓李綱投降的臺階;李綱正是看明白這一點,才順著臺階走下來。楊崇又讓人請來獨狐篡、韋節,獨狐篡擔任城門校尉、邯鄲郡公,韋節擔任員外散騎常侍,和李綱、封德彝一起編史。

韋雲起、令狐德棻兩人對歸降沒有一點心理壓力,尤其是令狐德棻,曉得長安城自家的產業全部被查封,很明白自己一言興家一言招禍的嚴重性,連最起碼的做作都沒有。楊崇任命韋雲起為河南安撫使、令狐德棻為校書郎;蔡王楊智積在兒子楊道玄和智囊蕭德言陪同下到了長安,楊智積公開表示,自己年事已高,不參與政事。

高陽郡公楊智明、開封縣公楊智才先後亮相,一時之間,似乎皇族都在迴歸;南陽公主楊慈佑趕到長安,要楊崇殺宇文士及,被楊崇斷然拒絕了。楊慈佑滿面淚痕,哭泣道:“竇建德還殺了宇文化及、宇文智及,你連一個宇文士及都不肯殺?”

王恭出面替楊崇辯解道:“公主,若是按叛賊,宇文士及是該殺,但是長安被抓的叛賊不是一個兩人,如果都殺了,恐怕天下震動,對越國公不利,對恢復大隋也不利,天下人希望的是仁義之師,而不是屠夫。”

楊慈佑根本看不起王恭,變色駁斥道:“大隋是我楊家的天下,誰敢亂言。”

王恭出自太原王氏,五姓七望中人,又怎會把皇族放在眼裡,王恭不客氣地說:“竇建德立國號為夏,就算他殺了宇文兄弟,難道就不是大隋的反賊?公主既然還知道大隋,就不要因為個人的感情胡來,要知道現在四分之三的天下被李淵、王世充之流佔據,已經不是隋地。”

南陽公主大叫道:“楊崇。”

楊崇擺擺手,示意王恭退下說:“公主,這件事就不要再糾纏了,我們還是說說楊侗、楊侑的事吧。”

楊慈佑冷靜了一些說:“母后同意他二人恢復越王、代王的爵位,自然是要回長安,最好住在原來府邸。”

楊慈佑明白,楊崇在這方面沒興趣,只能自己來提,先前為殺宇文士及爭執,眼下就是一個好機會。虞綽插話說:“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楊侗禪位於王世充,楊侑禪位於李淵,都是不肯饒恕的大罪,按律應該流放。”

&nbsp本章完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