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墨者榮耀> 第449章 揮戈太原3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49章 揮戈太原3

二十幾輛馬車都是晉陽豪門的家主或標杆式人物的車架,包括河東裴氏中眷房家主裴震的專車,他們既不能逃往突厥,也不能放下臉來主動投降楊崇,最好的辦法莫過於李世民自願離開。這些人都是為李淵、李世民出過力的,看樣子都擔心楊崇破城後,在他們身上尋找大戰一年多的補償。

楊崇對百姓、對胡族的友善人所皆知,同樣,楊崇對與他做對的豪門殘酷無情也是名傳天下,高昌張氏、張掖康氏、隴西李氏,一個個血淋淋的教訓,讓多少人夜裡從噩夢中驚醒。楊善經嘆了一口氣,李世民要不同意,就是在逼豪門鋌而走險,李世民要是像楊崇一樣舉起屠刀,太原或許能守住,長安恐怕就不用楊崇出兵,自己亂了。

好一個陽謀,李世民明明能輕而易取地化解,為了大唐的江山,為了隴西李氏在門閥中的盟友,只能乖乖就範;一瞬間,楊善經對楊崇手段毒辣的認識,上了一個新的高度。兩匹快馬帶著硝煙味從身後疾馳而來,張長遜喊住問道:“出什麼事了,這麼慌張?”

馬上軍官俯身低聲說道:“清源堡丟了,檢校隰州總管劉師善叛變,河西軍鋪天蓋地地殺來,我軍大敗。”

張長遜說不出話來,急忙揮手,示意軍官快去報信;清源堡是晉陽縣在南面最後的屏障,更關鍵的是,清源堡一線還有兩萬唐軍,這可是李世民手上最後的主力。對方有劉師善做內應,時間拿捏得準確,就是趁李世民回晉陽與幾大士族家主見面的時候動手;楊善經到了突厥人的驛館,立即讓康鞘利去打聽詳細情況。

到了傍晚,晉陽城已經城門緊閉,康鞘利帶著訊息回來了,劉師善叛變後,河西軍小將蘇定方竟然直接衝到長孫無忌的帳前,一路逼殺,使長孫無忌只能逃跑,無法調集大軍;只有公孫武達集合了不到五千人抵抗,在楊伏念、尋相、甄翟兒、劉贇四將的圍殺下,最終力盡,吐血而亡。

史萬寶蒐集敗兵,兩萬大軍回到晉陽的不足三千人,裴氏家主裴震、太原王氏的家主王叔玠、溫家的家主溫君悠現在正和李世民在合計。康鞘利搓著手說:“厲害,厲害啊。先前所有的動作,就是要讓李世民離開前線,然後全力一擊。楊大人,你說李世民真的會讓出晉陽?”

楊善經陰笑道:“李世民手中還有一萬多軍隊,但是一大半是太原的子弟兵,世家的話比李世民起作用。如果李世民一意孤行,弄不好還有第二個劉師善,說句不好聽的,如果各家士族已經集中了家族的私兵,李世民現在連放火焚城的機會都沒有。怕的是楊崇,他是否真的願意保證李世民南下的安全。”

次日一早,康鞘利就得到訊息,李世民是個做大事的人,一旦想通就毫不猶豫,當天夜裡已經派薛收去找楊崇商議南下的道路。楊崇與薛收見面後,給的回話很乾脆,李世民等人單獨行動;一萬唐軍由薛收帶領南下,過了潼關交回盔甲戰馬武器。

薛收順口問道:“我能相信越國公嗎?”

楊崇笑著反問道:“我能相信李世民嗎?”

薛收看看楊崇身邊的宇文成都說:“越國公手下猛將如雲,秦王要是解除武裝,就成了砧板上的魚肉,再也沒有還手之力。如果越國公沒有更好的辦法,我們寧可戰死在晉陽。”

楊崇品了一口手中的茶,輕描淡寫地說:“只要李世民心甘情願,你們不妨試上一試。我說話算數,李世民還有兩天的時間,兩天以後,就算他開城投降,我都不會接受,兩天之內不放下武器計程車兵全部處死,參與守城的當地人家連坐。”

薛收微笑道:“國公,這個代價有些大,你一向主張兼愛,注意名聲,為了一個李世民,值得嗎?”

“值得。”楊崇肯定地說:“太原多死一萬人,以後長安、洛陽就會少死十萬人。雖然我不贊成治亂世用重典,但是我也絕不會去沽名釣譽,被人君子欺其方;沒辦法,爭奪天下,有時候就這麼殘忍,違背初心。”

楊崇沒有任何的激動和做作,反而讓薛收更相信楊崇的決心,薛收的眼光爆出堅毅的火花,冷聲道:“越國公在利益面前還是露出了本來的面目?”

楊崇手一攤說:“要不然如何,將自己綁起來,送給李淵屠殺?李淵在長安滅掉陰世師、骨儀全家的時候,薛先生在哪裡?突厥人在晉陽殘害百姓的時候,唐軍在哪裡?李淵父子不過是一開始與所謂的高第門閥達成了利益交換的協議,才如此囂張;在我眼裡,他們還不如竇建德、王世充、杜伏威,最多是和高開道、劉武週一樣的貨色。”

薛收神情一黯,曉得自己錯在哪裡了,李世民和裴震等人為什麼都願意獻城,不是因為他們害怕自己的生死,而是楊崇對士族真的有一種蔑視,一旦到了那個地步,楊崇操起屠刀絕不會有半點猶豫。薛收不死心,繼續說道:“國公,百姓是無辜的。”

楊崇嚴肅地說:“沒有拿起武器的百姓更無辜,李淵大筆一揮,五原等邊塞百姓便在異族的統治之下。薛收,如果你真的有豪情,我給你和李世民一個機會,你們率兵北上,只要收復了李淵父子出賣給突厥的五原、榆中、榆林等郡,我就不要太原。你們出兵的時候,將太原城交給裴家、王家、溫家託管,我還放開商路,保證物資供應。”

薛收啞然無語,瞬間猜到了楊崇破城後的手段,所有唐軍將領和士族都將被以賣國賊的名義處死,官府蓋棺定論,死者連翻身的機會都沒有。薛收飽讀史書,自然曉得歷史是勝利者寫的,五姓七望能有超然的地位,靠的就是掌握書籍,掌握輿論;楊崇只要是最後的贏家,有的是辦法把髒水潑在失敗的對手身上。

&nbsp本章完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