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墨者榮耀> 第440章 自在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40章 自在

徐世績現在的實力不亞於竇建德,佔據著李密原來的地盤,東到大海,南到長江,西到汝州,北到魏郡;徐世績的決定,將改變整個天下的走向。如果徐世績選擇楊崇,那麼河西軍就真的把大隋一隔為二,任憑某些區域性不斷地騷擾反擊,一口一口的吃掉兩側的其他勢力。

依著楊崇的卓越頭腦和手下的精兵強將,幾乎可以說,其他的機會加上一起,也不會超過一半。但是徐世績要選擇別人合作,楊崇只能步步為營,先打下長安、太原,在向洛陽、河北,不但時間漫長,而且日後出現變化的因素也多。

反倒是楊崇,看上去比誰都自在,最近幾天除了接見竇建德的使者劉雅,就整日躲在房間裡畫畫寫寫。竇建德派劉雅來拜見楊崇,就是試探楊崇的態度;目前竇建德能從楊崇這裡換到戰馬、盔甲,對突厥的依賴比另一個時空大為減少,李密兵敗後,竇建德一面抓緊時間統一河北,一面與楊崇聯絡。

楊崇告訴劉雅,自己對竇建德很看好,還送了三千套盔甲,就讓寇九珙去接待,自己繼續在房間裡忙自己的。一直等到魏徵從黎陽回來,楊崇才出關理事,召集眾人商議;魏徵帶來一個不好的訊息,徐世績與長史郭孝恪認為現在的地盤是李密的,所以把州縣的名稱數量和軍民的戶口全部登記報告李密。

楊崇頷首道:“徐世績的使者一定得經過我們的防區,通知所有哨卡,要扣留使者和賈閏甫,奪下公函。既然徐世績還在猶豫,我們不可久等,我意拜宋金剛為河北安撫使,王君愕為長史,進駐長平郡,伺機而動。”

宋金剛點頭道:“我明白國公意思,先拿下王德仁,攻佔衛州,再分別前往南北兩側發展。”

屈突通問道:“楊崇你是否準備接受宇文化及和王薄?”

楊崇搖頭說:“竇建德現在從我和突厥處獲得大量戰馬盔甲,士氣高漲,王薄和宇文化及抱團取暖,只是苟延殘喘;就是徐圓朗和孟海公,遲早也是兵敗投降的結果。我已經安排人聯絡左才相、陳稜、封德彝,或許能給徐世績一個驚喜;你們要是與淮陽的周文舉、豫州的楊仲達、青州的綦公順、平陵的李義滿、海州的臧君相有關係也可以說。”

從長江以北到幽州,割據勢力多如牛毛,但是楊崇只點出這幾個名字,說明楊崇對東面的情況做過分析,看上眼的就是這些人了。其他的恐怕不是不符合楊崇的要求,就是在眼下,和徐世績一樣不會考慮楊崇。

屈突通搖頭說道:“何不打下長安,城內還有八萬大軍,諸葛全和李靖不能天天防賊吧。再說,一旦打下長安,諸葛全、李靖還有十萬大軍就能投入東線,是你現在能動用兵力的兩倍。”

楊崇曉得屈突通的心意,最好是殺了李淵,楊崇來輔佐楊侑;但是對自己來說,很可能得不償失,進了長安城,難保楊侑就不會與自己作對。李淵很可能逃到南方,上洛的周洮、山南的楊士林都已經投靠李淵,李淵很可能到達南陽,指揮長安以南的唐軍再來襲擾長安,同樣牽制自己。

王績一語驚人:“打長安不如打太原,最起碼把李世民的遼州、代州拿下。”

楊崇笑笑說:“不急,仗有的打,我們現在要決定的是三個小朝廷,我們聽誰的。”

眾人笑了起來,楊政道在定襄城登基後,楊善經派張原前來,任命楊崇為越國公、太尉、左僕射,總領西域、河西、河東三道大行臺行軍元帥;三方給楊崇的官差不多,都希望楊崇能不管朝政,只管支援。崔德本不瘟不火地說:“越國公可以給三方上書,讓他們自行商議,目前的狀況下只能說,只要對我們有利的事都聽。”

楊崇望向楊汪問道:“我如果在絳郡成立尚書省是否可行?”

“可行。”楊汪毫不猶豫地答道:“三方都承認國公是左僕射,自可便宜行事,行臺也可以設六部,至於尚書只是虛名,從北魏到本朝,多次出現幾個尚書的情況。國公控制了幾十個郡,要沒有一箇中樞機構,遲早會出亂子。”

楊汪明白,這是一個機會,楊崇手下能做事的人多,但是幹部年輕化,象魚俱羅一樣有名望的人少,一旦設立尚書省,楊崇必然要分出一部分權力,而這段時間,楊崇閉門造車,很可能就是在考慮人選和分出多少全力的事情。

楊崇頷首道:“我打算先成立六部,楊汪為尚書左丞兼刑部尚書,吏部尚書張瑾、禮部尚書崔處直、兵部尚書元無竭、工部尚書獨狐懷恩、戶部尚書房彥藻。免去諸葛全元帥府長史一職,拜隴右節度使;免去司空行元帥府司馬一職,任西域都督府都督;調崔開遠擔任元帥府左長史,凌敬擔任右長史,王績任左司馬,姜奪任右司馬。”

王績等人的代字全部取消,唯一意外的是崔開遠直接擔任左長史,凌敬原地不動;大夥紛紛贊同,唯獨魏徵直言說道:“國公,你需要和凌敬談一次,作為右長史,他不能老是呆在幷州節度府,隴西李氏支援李淵,他作為李氏的女婿很為難;凌敬的弱點在愛財和重感情上,這不是錯,關鍵在你準備如何用他,你說明白了,他的心結也就去了。”

楊崇贊同說:“魏徵,我正想和你商議,你去擔任幷州節度府長史,把凌敬換回來,並代表我和他談一次。我對隴西李氏沒看法,但是爭奪天下,我不需要人施捨,順我者昌逆我者亡,這是不變的規律。隴右的事情,我和魚將軍都沒有錯,李氏既然選擇為李淵不惜一切,我們就不能後退,成功成仁,都是應該的。”

魏徵應下說:“我明白越國公的意思,江山之爭,父子相殘,兄弟鬩牆都是司空見慣的事情,我相信凌敬能挺過去。不過凌夫人那裡,最好讓三夫人去勸說一下。”

&nbsp本章完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