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舉一開始還準備忍著,等看河西軍的架勢,準備把兩處七萬畝田的莊稼準備全部收了,再也忍不住,一面派出軍隊尋機劫糧,一面讓騎兵突襲隴城縣;沒想到諸葛全讓霹靂營把炸藥藏在運糧的車隊,損失了五萬多斤糧食,斬殺三千秦軍;五千騎兵在隴城縣無功而返,回師途中反被史大千截殺,損失近一半。
薛仁杲又命部將仵士政帶三百人詐降,被諸葛全將計就計,引誘薛仁杲再攻隴城縣,拿下了仵士政,一場伏擊射殺秦軍五千人。薛舉不敢再讓秦軍出擊,又不甘心眼睜睜地看著糧食被河西軍收走,思慮再三,派衛尉郝瑗前往扶風調集五萬大軍來援。
郝瑗才到陳倉,就得知竇軌、李叔良的大軍突然襲佔雍縣,高墌城以南盡遭唐軍攻擊,扶風竇家的竇璇出任太守,竇璡出任雍縣縣令,一時響應者雲集,不到十天,扶風郡九縣全部易主。河西軍因為唐弼佔領了汧源縣;那是唐弼的老家,楊崇當年曾用鎧甲換人命,唐弼到汧源後,聯絡了許多過去的熟人,還有李弘、向海明的舊部共一萬多人,配合堯君素奪取城池。
郝瑗最後只能率領陳倉的五千人回到天水,薛舉得到訊息,心憂之下突然中風,薛仁杲氣急敗壞,不顧郝瑗的勸阻,全軍出動攻打清水縣;攻城三日不下,史大千率兩萬援軍趕到,與索延壽前後夾擊,秦軍大敗。
雙方再在野外列陣交戰,薛仁杲力大無窮,善於騎射,在軍中號稱萬人敵,肆意單挑,與史大千軍前激戰百合,被史大千一刀砍落頭盔,倉皇逃往自家陣中。索延壽等人趁秦軍士氣減弱的一刻驍騎衝陣,秦軍全線潰敗,猛將渾幹率兩千騎投降河西軍,史大千一直追殺到上邽城下。
上邽城中,內史令翟長孫已經抓了郝瑗,決心獻城投降;薛仁杲無法進城,回身與河西軍激戰三個多時辰,終究不支,吐血而亡。翟長孫投降後,共收服秦軍三萬多人;冀城的薛仁越和秦嶺的董阿興隨後率眾投降,諸葛全命翟長孫暫代天水郡守,將郝瑗、薛舉、薛仁越送往上縣,交由楊崇處理。
薛舉在押送途中就病死了,楊崇給了薛仁越一個虛職,安排在上縣,郝瑗被派到石州擔任韓世諤的長史。還在忙碌中,楊侗授官的聖旨傳到上縣,來傳旨的是吏部尚書楊汪;楊汪離開洛陽,王世充才能代行吏部尚書的職責。雙喜臨門,上縣各個衙門口放起一陣陣鞭炮,引得大人圍觀,小孩子奔跑。
但是元帥府裡,楊崇的臉上看不出一絲喜色,不管收復的縣還是打下的縣都是一團糟,百姓凋零,物資短缺,馬賊亂兵到處都是;長川縣更是問題,竟然在薛舉逃走後,李氏還召集了兩千羌人和馬賊伏擊運輸糧隊,被留守臨洮郡的天鑑指揮霹靂營和河湟義羌營殺得落花流水,若不是李璋親自出面殺了幾個家族的人,天鑑能看著那幫羌人屠城。
張瑾勸說道:“越國公,戰爭期間有些事情是難免的,現在關鍵的是隴州和雍州後面怎麼辦?”張瑾年歲已高,是不想再四處征戰,只是為了家族兒女,選擇了楊崇的陣營,這次來上縣,就是主動要求楊崇派人去弘化接手雍州刺史。
屈突通去了洛陽,楊綝不想張揚,楊崇為此與元威等人商量了好幾天,聞言端出商量的結果:“天水郡與隴州合併為秦州,長史諸葛全兼秦州刺史。杜淹為雍州刺史,謝映登為秦州指揮使,李襲譽為雍州指揮使。另外索延壽率領本部五千騎兵調到上縣整編,韋圓照為隴中屯田司馬,擴充到兩萬屯田軍;張大將軍暫時在元帥府坐鎮,擔任長安留守。”
長安留守看上去是一個虛職,但是楊崇對長安用兵在即,預先設定留守司這個部門,便於招攬人才和日後運轉。房彥藻介紹了楊崇的設想,先建立六部,安排了兵部侍郎元無竭、禮部侍郎崔處直、刑部侍郎高君雅、國子監祭酒王通四人協助張瑾。
元無竭現在還是以兵部侍郎的身份負責軍務,補充道:“越國公準備在夏州編制姜奪、堯君素兩衛,在天水編制史大千、謝映登兩衛,在石州編制梁德、韓世諤兩衛,在涼州的單雄信編制一位,每衛兩萬三千人到兩萬六千人。”
張瑾等人明白,這是大戰的前兆,薛舉已滅,河西軍和唐軍已經是全面接觸,大戰隨時可能爆發。只有透過這樣的編練,楊崇才能聚集起一支十萬人以上的大軍,進攻長安。楊汪也是弘農楊氏出身,與楊崇算是族人,曉得楊崇下面要說的都是河西軍的機密,笑著說道:“越國公,老朽公事已了,就不打擾了。”
楊崇攔道:“楊大人,我們都是自己人,不需要回避。我佔領的地盤雖大,但是論軍隊,在大隋難以排進前五位,就是薛舉佔據兩三個郡,兵力都不在我之下,所以一打仗,我的兵力就有些吃緊。”
楊汪做過郡守,與李密打過仗,一路而來對楊崇的軍隊不斷觀察,聞言笑道:“那是越國公不願意擴軍,走的是精兵路線。就是瓦崗軍,號稱三十萬,但是真正能征慣戰的不過三四萬人,要不然鄭國公早就在洛陽敗了;我看了諸葛全和韋圓照、史大千的聯名公函,五萬降軍,編入軍隊的不過三分之一,剩下的全部屯田,在其他隊伍中是不可想象的。”
其他軍隊只恨戰士少,尤其象薛舉手下的精兵,根本不可能捨得去屯田;楊崇謙虛地笑笑說:“楊大人過獎了,聽說鄭國公代行吏部尚書一職,說句不該說的話,楊大人就算回去,鄭國公未必會讓出實權,不如留在上縣算了。”
吏部尚書,六部中吏部的最高階長官,雅稱大冢宰,掌管全國官吏的任免、考課、升降、調動、封勳等事務,為中央六部尚書之首。瓦崗翟讓想從李密手上奪回權力的時候,就要求李密讓他出任大冢宰,王世充與元文都在爭奪權勢,肯定要將這個位置控制在自己手裡,要不然,不就宣讀一道聖旨,何必非要楊汪這個吏部尚書跑一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