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德操一回營,殷開山第一時間選擇了撤退。唐軍任何一支步兵,三千人也擋不住三千騎兵的衝擊,李淵的騎兵可都是根據突厥騎兵的方式訓練的,加上唐軍裝備精良,戰鬥力甚至在突厥騎兵之上。殷開山把所有的騎兵交給段德操斷後,另外安排呂世衡、敬君弘各率三千弓弩手在狐岐山埋伏。
破六韓拔魁的騎兵被段德操纏住,敬盤陀的兩千雜騎落入了埋伏圈,箭雨之下,只有兩百多人跟著敬盤陀衝出了伏擊圈。但是劉贇率三千騎趁機繞到了唐軍騎兵的背後,合破六韓拔魁前後夾擊,大破唐軍;段德操突圍途中,又被蒙摧、柏蔚率一千騎伏擊,五千騎兵傷亡過半。
呂世衡、敬君弘聞訊撤退不及,被破六韓拔魁和劉贇追擊百里,斬殺俘虜五千人,段德操三人蒐集殘兵,退到靈石縣,已經損失了七千之巨,三萬大軍竟然一戰去了三分之一,傷亡是對方的兩倍。一千多步兵陸續被河西軍放了回來,得知騎兵不肯投降,要麼傷重而死,要麼被河西軍押做勞役,說是一年以後釋放,殷開山等人無不變色。
殷開山等人熟知兵法人性,河西軍的這個舉動就是告訴唐軍官兵,只要投降就能活命,做幾天俘虜就會被釋放,長此以往,唐軍的鬥志就會被逐漸削弱。殷開山不能處分放回來的將士,只能警告一千多人,不允許在軍營裡胡言亂語,另外安排人慢慢監視;殷開山把戰況和自己的想法寫了公函和信,派人送往潼關。
韓世諤知道魚俱羅的大軍已經過河接應自己,立即整頓兩萬大軍南下,進攻靈石縣;靈石縣四周群山環繞,山巒重疊,中部為汾河谷地,縣城即居於谷地之中,殷開山在縣城紮營,各個山道隘口安排重兵把守。唐軍仗著地勢之利,韓世諤空有騎兵,只能靠著楊延石逐個關口爭奪,效果不大。
雙方激戰到第三天夜裡,靈石縣背後的雀鼠谷突然遭到襲擊,守衛的五百官兵被殺,敵軍殺進糧草堆積的後營,漫山遍野地放起火來。唐軍措手不及,等段德操帶人殺到,敵軍已經退回雀鼠谷,唐軍救火到天亮,發現唐軍死了一千多,糧草幾乎被燒盡,城中餘糧不足三日;而雀鼠谷裡,飄揚著一面“甄”字大旗。
殷開山正在調兵遣將,準備奪回雀鼠谷,靈石縣北面的關隘千里徑竟然被炸塌了,關隘上兩百多唐軍全部陣亡,後續的三百步兵撲上去,未能擋住佰刀兵,被對方奪取了高地。等敬君弘組織唐軍的反擊時,河西軍已經佈置好弩箭,根本不需要城牆,就讓上千的唐軍倒在山道上。
段德操建議道:“殷將軍,事已不可為,不如趁早從韓信嶺退兵,丟失了靈石縣,最起碼能保住大軍。”
殷開山當機立斷,命段德操攔住雀鼠谷的甄翟兒,敬君弘封鎖千里徑,立即起大軍,分路奔往韓信嶺;等韓世諤的騎兵衝下千里徑,已經是次日凌晨,連段德操、敬君弘都跑了,只俘虜了四千多唐軍,來不及運上韓信嶺的七百匹戰馬全部被唐軍殺了。
韓世諤觀看著唐軍的營寨,笑道:“不錯,夠狠。好在我們一舉拿下靈石縣,告訴楊延石,等唐軍退走後,拿下韓信嶺,戰役就算結束了。”
魚俱羅在左國城接到戰報,立即派朱邪闕率領三千沙陀族騎兵南下,配合毋端兒進攻隰川、永和,毋端兒突騎襲佔永和縣後,全力東進,在黃崖山一舉擊潰五千隰川縣來援的唐軍。侯莫陳鏐早已聯絡了隰川縣的甄翟兒舊部,趁機暴動,殺了郡守,迎接毋端兒大軍進城。
梁德在太原早已感覺後力不足,太原城池堅固高大,留下的兩萬守軍都是李淵心腹所率,若不是楊士洛、殷典明先後易幟,數千雜胡助陣,梁德早就被李元吉殺得落花流水了。支撐梁德的是一種盡人事的悲壯,大隋將覆,總有人要做到最後,做出犧牲;同樣,梁德手下的兩萬拼湊起來的隊伍,也是因為與唐軍血戰幾十場,再也沒有和唐軍講和的想法。
梁德接到龍泉縣的戰報心中悲喜交加,喜的是太原終於成了孤城,殷開山的三萬大軍就這麼輕易被擊敗,還丟失了要地靈石、隰川,李元吉只有死守一條路可走;悲的是河西軍的戰力過於強悍,自己的兩萬大軍根本不是對手。
梁德心知肚明,楊士洛、殷典明很可能是河西軍的人,只是在自己的旗號下與唐軍作戰,光是這兩支隊伍,就有一萬六七千人,根本不是自己能吃得下的。魚俱羅在左國城宣佈成立石州,就是一個訊號,河西軍與唐軍開戰後,要正式吞噬李淵的地盤,梁德相信,很快就有人會來和自己攤牌。
門口的校尉跑進來報告,博陵崔氏的崔瑤到了,長長的一個車隊足有上千人;博陵崔氏是五姓七望之一,崔瑤做過聖天子的兒媳婦,身份更加特殊,梁德急忙帶著幾名心腹出迎。等看到第三輛車上下來的是楊恭仁,梁德是一陣莫名的激動;楊恭仁上前施禮道:“將軍獨自苦戰太原,是我大隋的擎天之柱,我代聖天子謝了。”
上縣的州衙、郡衙、縣衙都張燈結綵,衙役們在全城鳴鑼宣告,河西軍擊敗唐軍,虎賁郎將梁德歸順,石州的局勢一片大好。州衙議事堂裡,楊崇和元威等人臉色陰鬱,梁德歸順得太過突然,崔瑤的車隊一到,梁德幾乎是當天就派出使者前往左國城見魚俱羅,談妥了出任西河郡守一事。
崔瑤的車隊一路向西而來,沿途拒絕了魚俱羅和凌敬、楊浩的邀請,孤傲如此,明顯有著古怪。姜奪搖搖頭,東面的情報線竟然一點有份量的訊息都沒有,只知道崔瑤是從江都出發,竇建德一路護送過了馬嶺關,經樂平縣到的太原,那一代還是隋軍的地盤,竟然和竇建德的軍隊沒有發生衝突。
蘇定方大步流星地走進來稟告:“禮部侍郎崔處直和河西商行大掌櫃崔弘肅求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