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東突厥的始畢可汗一樣,西突厥的統葉護也是一箇中原通,深知應該如何與中原人打交道。不過戰馬換鐵器是種很敏感的交易,雖然各地的邊軍和士族一直在矇頭做這種生意發財,但是對一個郡守來說,還是不合適的;楊崇悚然而驚,統葉護這是在試探,他或許是認為高昌在各方面條件已經完善,試探自己有無自立之心。
楊崇喝了一口葡萄酒,穩定一下情緒說:“糧食換酒和瓷器,牛羊驢駝換茶葉,這兩樣生意可以先開始,馬匹鐵器的生意無法做,我還要從龜茲購買鋼鐵,總不能自己不夠,還要打腫臉充胖子,往外面送吧。”
阿史那泥孰心裡話,你們現在從龜茲購買鋼鐵的數量比以前下降了七成,並且買的都是鑌鐵和烏茲鋼,一般的鋼鐵看都不會看。表面上,阿史那泥孰還是表現得很遺憾,悠然長嘆道:“馬匹和鐵器的生意是最有利潤的,可惜,可惜。”
楊崇、寇九珙暗笑,這和始畢可汗當年引誘宇文化及的手段無二,看似僅僅是貿易,其實突厥人是希望找一個盟友,最好還握著這個盟友的短處,隨時敲詐。問題是楊崇在乎錢,更在乎自己的將來,就是宇文化及那樣的人渣也是被手下人和政治對手坑了一把,宇文化及本人根本不會有這種想法。
吃完飯,楊崇回到府中,南平城戍主樑碩已經等候多時了,梁碩一到,苗允就安排人去酒肆通知了楊崇。這幾個月,梁碩已經去看過高昌郡所有的地方,對楊崇敬佩的同時,也對楊崇以後的打算充滿好奇;尹山銅礦和屯田軍的情況瞞不過樑碩,那是一種厲兵秣馬的氣勢,所有的工作似乎都在趕時間,屯田軍的糧食遠遠比想象中的要多。
梁碩來見楊崇,是提醒楊崇,自己能看出來這些,房玄齡、崔開遠同樣能看出來,但是至今沒有人提出異議,這就是異常。房玄齡或許是不想多管閒事,但是崔開遠是楊崇的對頭,憑什麼隱而不發。
高昌郡的四月很熱,屋裡已經擺上了一盆冰塊,楊崇示意梁碩坐下說:“按照時間推算,討伐高句麗的大軍應該已經到達遼河。去年我給工部尚書宇文愷去了一封信,提到了三點,一是遼河的寬度,造橋一定要能達到對岸;二是不可指望水陸兩軍聯手,軍心浮躁,以為高句麗唾手可得,配合很容易出錯;三是一旦過了遼河,一定要偵查上游是否有大壩,留心埋伏著船隻。”
另一個時空裡,隋軍因為造的橋距離岸邊還差數米,死亡甚眾,左屯衛大將軍麥鐵杖與虎賁郎將錢士雄、孟叉先後戰死;右翊衛大將軍來護兒率領江、淮水軍進入大同江,不顧水軍副總管周法尚勸告,率精兵四萬殺進平壤城,大肆搶掠,被高句麗伏兵殺敗;宇文述等九支軍隊渡過遼河時,被高句麗從水路截斷,糧草斷絕,逃亡時左屯衛將軍辛世雄戰死,三十萬大軍只有兩千多人返回遼東城,物資儲備兵器軍械丟失殆盡。
梁碩贊同說:“兵者,詭道也,必須先利其器,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楊崇苦笑道:“宇文愷是我大師兄,他沒有回信,只是安排宇文虎等人來了高昌郡。”
梁碩愣住了,宇文愷這是在託孤,因為大兒子宇文儒童就是高昌郡田地縣令;梁碩轉念就背後透溼,這說明什麼,說明宇文愷即使有楊崇的提議,不看好東征,甚至不能保證把提議交給軍方。想想也是,一百多萬軍隊,三十萬百戰精銳,十二衛大將軍哪一個不是身經百戰,楊崇這提議拿出去,分明是在輕視前輩,得罪人還不討好。
楊崇澀聲說道:“你現在明白了嗎,當東征失敗的訊息傳來,就是西突厥出兵的時候,先不說中原來援路途遙遙,恐怕到時候長安已經是無能為力了,若想活命,高昌只能靠自己。梁碩,你說我到時候,是應該勝,還是應該敗?”
梁碩無話可說,楊崇若是在東征失敗的情況下,憑一己之力擊敗西突厥,就是功高震主,歷史上的這種人物幾乎都沒好下場;楊崇若是敗了,丟掉高昌郡,肯定是大罪,隋煬帝盛怒之下,很可能殺楊崇以平民憤。問題是楊崇不是一個人,身居高位,產業巨大,有成千上萬的手下和大批的追隨者,包括梁碩自己,楊崇還必須為他們考慮。
梁碩這才明白楊崇為什麼對治下如此盡力,好得有些過分,從教育到生活每一個方面都在考慮,一方面是想收攏民心為自己所用,另一方面是因為這些很可能是短暫的美好,在突厥大軍來的時候灰飛煙滅。
楊崇喝了一口茶,情緒恢復了正常,笑笑說:“擊敗西突厥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問題是勝利以後怎麼辦?”
梁碩有那麼一絲驚訝,驚訝於楊崇的自信,突厥鐵騎一來可是以萬計,在楊崇眼裡反而是最簡單的事;梁碩睿智過人,立即反應出來,楊崇手中還有自己看不到的力量,當這股力量展現的時候,可以一舉打敗突厥人。梁碩頓時輕鬆起來,笑道:“只要戰勝了西突厥,西域再也沒有力量可以阻擋高昌的軍隊,現在最需要關注的是高昌郡的官員和士族,當突變來臨的時候,先下手為強。”
楊崇不動聲色地說:“這件事拿了方案。”
都是聰明人,楊崇短短一句話,就說明楊崇不願意到時候束手就擒,這是對梁碩的信任,梁碩興奮地答應一聲,便起身告辭。楊崇站著看梁碩離開了視線,轉身對一直站在一旁的苗允說:“苗兄,你要是有什麼想法,可以和我說。”
苗允無所謂地笑道:“我是打上印記的人,就算離開高昌,人們也不會相信我離開了楊府。是福不用多,是禍躲不過,楊崇,這就看你的造化,登天入地,我只是個跑龍套的,只希望你能給大夥一碗飯吃。”
楊崇沒奈何地說:“這件事看老天的,天要滅了大隋,誰也沒辦法,同樣天要滅了我,也是誰都沒辦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