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王朝駙馬> 第141章 難民事件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41章 難民事件

自春風樓那頓晚宴之後,第二天起,宋廷就已經打算將全部的精力投入到火繩槍的研製上來,他已經預感到亂世來臨,而火槍才是亂世之中生存的法寶。

如今的形勢就是四個字:時不我待。

當時陳規研製出了能夠近距離射死鴨子的突火槍,其實就已經算是邁出了研製火槍的第一步,接下來更應該趁勝追擊,加緊研發火繩槍才是。

根據史冊的記載,火繩槍誕生之前,歐洲有一種管形金屬製火器,稱作火門槍,在14世紀後期被廣泛使用,這是火繩槍的前身。

後來,經過演變改進,靠燃燒火繩來點燃黑火藥的火繩槍,率先在歐洲被髮明。

當時的西班牙就是依靠這種殺傷力巨大的火器,征服了龐大而落後的印加帝國,又打敗了龐大的奧斯曼帝國,一度稱霸歐洲。

到了明朝時期,大約16世紀,火繩槍由歐洲傳到了日本,當時的日本稱之為“鐵炮”,在織田信長與德川家康對武田勝賴的戰爭中,這種“鐵炮”嶄露頭角,使得日本真正認識到“鐵炮”的威力,此後,日本開始大量生產這種“鐵炮”。

火繩槍傳到中國,是在明朝嘉靖年間。明軍在對倭寇的戰爭中,繳獲了日本的“鐵炮”(火繩槍),當時的明朝廷十分重視,令兵仗局仿製,而仿製出來的這種新式火繩槍,名字為後世十分熟悉——鳥銃。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兵仗局仿製出第一批鳥銃1萬支,之後又持續改善,把鳥銃裝備到軍隊,比如赫赫有名的神機營,為數5000人的一營,就有3600杆鳥銃。

有明一朝就十分重視火器。在嘉靖至萬曆年間,明人學習和改進了西方傳入的各類火器,除了鳥銃被大批次裝備于軍隊外,佛郎機也被明軍改造和裝備。

與明朝截然不同的是清朝,清朝統治者閉關鎖國的統治,阻礙了火器的發展,造成清末還在用弓箭作戰。第二次鴉片戰爭時,僅作戰2小時,清軍有2千人陣亡,而敵軍只有5人陣亡,其落後程度可想而知。

現在,這裡是大梁,與北宋大致相同,火槍尚未被髮明,宋廷覺得要搞出火繩槍雖然難度很大,但也不是不可能。

更何況,還有陳大鬍子這天才畫出圖紙,且日以繼夜地研發出前期成果,那麼剩下來的,就好辦了。

在和陳大鬍子一起探制了幾天後,宋廷越來越覺得火繩槍並不複雜,理論上來說,無非就是槍管、火門、槍托、金屬彎鉤等要件,與及彈丸和火繩、黑火藥等所需物品。

黑火藥和彈丸都很關鍵。

黑火藥的問題在唐朝就解決了,作為四大發明之一,很早就傳到了歐洲、日本等地,而且西夏、南宋、元朝等朝,依靠黑火藥發明的火器也有不少,比如“轟天雷”、“霹靂炮”、“銅火銃”等等,後世說華國只會利用黑火藥發明煙花爆竹,根本就是無稽之談。

彈丸也好辦,大梁有鋼珠彈丸,曾經運用在鋼珠弩上,破壞力也很強,不過宋廷想要用鉛製彈丸,這個破壞力更大,且不影響射程。

畢竟,雖然理論上說火繩槍可以打出將近200米,但實際有效殺傷距離,也就是在幾十米內,用鉛製彈丸明顯也可以提高射程。

所以,目前研製火繩槍的難題只剩下兩個,一個是黑火藥,一個是精鐵槍管。

陳大鬍子不止一次抱怨,“火藥不夠啊,朝中兄!你能不能想辦法管朝廷要一點啊?”

宋廷比較無語,“你是知縣,你有權要,我是駙馬,閒職,不能搞這些事,我怎麼要?”

陳大鬍子便嘟囔,“你認識工部的大官嘛,我只能向知府要,知府只給一點點,我有什麼辦法。”

朝廷對黑火藥的管控還是挺嚴格的,專門設立了一個機構,叫火藥司,基本上大梁80%的黑火藥都在這個部門裡了。

火藥司屬於工部,縣衙也有工房,相當於一個小小的工部,那裡也有一些黑火藥的,不過可惜,分量太少,用完就沒了。

黑火藥的配方極為複雜,一時間要搞出來也頗麻煩,時間也可能來不及,看來,除了想辦法去汴京的火藥司搞一點出來,真的沒其它辦法了。

除了黑火藥之外,槍管需要利用精鐵製成的圓管才行,而用生鐵磨一根精鐵管子出來的話,起碼要一個月;找工匠磨的話,不僅十分費工錢,而且打磨得不一定好,更何況這小小縣城的工匠,手藝恐怕也比得上汴京的工匠精湛。

所以,宋廷覺得自己必須回京一趟。除了想辦法搞到黑火藥外,還得請一批手藝精湛的工鐵匠師傅,帶到永泰縣衙來,以解決黑火藥和槍管的問題。

“光看圖紙,覺得很簡單,真正要搞出來,簡直比登天還難,唉……”

“先搞幾支出來試試,如果效果不錯的話,我自掏腰包弄它幾百支。”

“大鬍子,你和你徒弟先磨一批槍管出來,這個比較重要,我們後面再解決鉛丸的問題。對了,也可以召集工匠來幫忙嘛!錢你有的,對吧?”

“我沒有……朱先生那有。”

“那不就結了!”

宋廷跟陳大鬍子商量好之後,在九月中旬的某一天,決定帶著盧、燕、扈三人騎馬回汴京一趟。

他已想好,既然公主老婆那有些錢,不妨拿一些出來買通工部官員,弄到一些黑火藥再說。至於火繩槍搞出來之後,要不要將技術分享給朝廷,那就得看趙金佶對自己的態度了。當然,也可以將落後淘汰的技術告知朝廷,而自己,始終得掌握最核心的技術。

事到如今,什麼方臘登基,什麼北方開戰,還有縣衙大小事務,與及駙馬府的許多事情,他已經都懶得管了,一心就想搞出火繩槍。

畢竟,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火繩槍算是由冷兵器步入熱兵器的一個標誌。如果軍隊裝備了火槍,差不多相當於是用明朝的軍隊去打金朝的軍隊。既然碰到了亂世,他真沒得選擇,只能這樣做了。

“黑火藥,精鐵……”心念著這兩個難題,宋廷帶著盧、燕、扈三人,騎馬出了縣衙,準備回汴京一趟。

&nbsp本章完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