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謀士姓李,名齋,字叔齋,是個五十多歲的老秀才,一心想做官,卻連舉人也考不中,最後,只好透過走關係,被薦到梁中書門下當參謀。
“非常好,就是你了。”宋廷計上心來,笑吟吟地走了過去,朝他拱了拱手:“李先生。”
李齋認得他,便微笑點頭,與他寒暄。
寒暄一陣後,宋廷便開門見山地道:“今日我軍三路人馬皆敗,淮陽水師又覆沒,梁大人一定很生氣吧?”
李齋嘆了口氣,道:“何止生氣,梁大人都已經在帳裡大發雷霆了。”
宋廷也跟著嘆了口氣,道:“是呀,梁大人興三路兵,可都失敗了,你說這梁山賊人,真有那麼厲害嗎?”
李齋弗然搖頭,道:“我以為梁山賊人並沒有那麼厲害,而是我軍怕死,士氣不高,如果我軍能夠一鼓作氣,斷然不至於會輸。”
“關鍵還是士氣的問題。”李齋說到興起,舔了舔嘴唇,強調道。
宋廷假裝是個懵懂小白,抱拳道:“李先生言之有理,小生願聞其詳。”
那李齋平時也給梁中書出不了什麼主意,一直被其它幾個謀士排斥,心中一直憋悶,此時聽到宋廷說願意聽他分析,他感到特別欣喜,於是就這三路大軍與梁山人馬遭遇時的情形,進行詳細解說。
最後得出結論:除了地利因素,屬梁山佔優,其它方方面面,都是我軍佔優。今日之敗,終歸還是因為士氣不足。
宋廷邊聽邊點頭,最後,聽他說完,才發感慨道:“如果梁大人能夠重視李先生的看法,那該有多好……”
李齋正因不得重視而抑鬱,聽了他這話,如逢知己,把他拉到他帳中,把酒言歡,心裡話一股腦兒跟他說了。
酒過三巡,宋廷看他也微有幾分醉意,就假意道:“李先生,小生認為您說得很有道理,今日之敗,的確是因我軍士氣不足。不過,小生以為,分兵三路,兵力分散,才是導致士氣不足的關鍵……為何不讓梁大人合兵一處攻打呢?”
聽了宋廷的話,李齋拍案而起:“你說得很有道理啊!合兵一處,不就是以多打少嘛?到時候一定士氣大漲啊!”
宋廷又趁機道:“如果讓梁大人親自帶兵去打,豈不是更漲士氣?”
李齋撫掌道:“有道理啊有道理……我這就去找梁大人!”
李齋當夜找梁中書獻言。
第二日,梁中書果真親率兵馬,合兵一處,主攻鳳凰山寨。
果然……大敗!!
梁中書帶著十幾名親兵,狼狽逃竄至泰安州府衙,又擔心梁山兵馬追來,急忙收拾殘部,回了大名府。
監軍王寶嚇得不輕,急令剩餘兵馬退後二十里紮寨。
軍營裡,吳奎收拾齊當,把東西裝車,正要指揮他的一萬人馬後退二十里。
看吳奎準備收拾走人,宋廷心慌了,心道:“你要是也跟著跑路,我還怎麼實施我的計劃……”
“不行,絕不能讓你也跑了。”
打定主意,他便立即走進吳奎營帳,急道:“大人,某有良計,可收服梁山。大人萬萬不可退卻啊!”
感謝壽鄉侯、星辰的雄獅、風中綠水、蔚藍源自深海、李孝臣、星旅船、(囧臉符號)、蒼穹九州、想自由2018093等書友的推薦票。
感謝前來訂閱的朋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