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他被孫策招攬後,是出使許都,然後留在許都為官,後面又再次返回東吳,為孫權效力。
他雖然是名士,但是對大漢江山,也看的很清楚,他對於大漢,也沒有太多的執念。
人活一世,他不可能為別人,為大漢活著。
即使身為名士,首先考慮的也還是自己。
若是真的無爭,他就不應該答應孫策,而是一直歸隱,在鄉間做個夫子,教授學業。
“雖說漢室闇弱,但是有大將軍,有曹司空劉皇叔等人相助,除掉反賊袁術,這漢室江山當可再興兩百年。”張紘紅著臉說。
這話,他自己都沒什麼底氣。
趙徽什麼心思?
一個黃巾軍,讓劉虞讓出幽州,又吞併了袁紹,如今佔據四州之地。
打死張紘,他也不信趙徽會聽從朝廷的命令,不然他第二個好處,也不會說牽制曹操了。
曹操又是什麼心思?
特意將天子劉協,從洛陽帶到許昌,曹操的狼子野心,他早就看出來了。
劉備?
一個賣草鞋的,硬是讓自己成為宗室,成為當今天子的皇叔,其心何想?
天下紛爭,雖然已經漸漸明朗。
但就算如今趙徽勢力最大,其他人也不是沒有可能翻盤。
劉邦可以打敗項羽,孫策自然也有可能打敗趙徽。
“這些話,就不用再說了。”郭嘉道。
“曹操劉備,是什麼人,你我應該都清楚。輸出呢將江東,東征西討,攻佔山嶽之地,擄走無數百姓,你敢說他沒有自立為王之心?”
他終於從傳國玉璽的念頭中擺脫出來。
如果一直念著傳國玉璽,他的判斷就會出現很大的失誤。
張紘道:“大將軍可否換一個條件。”
孫策會不會投降趙徽?
張紘認為不會。
孫堅,孫策,孫權,這三人中,絕對的是孫策的雄心壯志最強。
孫策絕對是一心想要橫掃天下的霸主。
趙徽道:“孫策堪比項羽,人稱項羽為霸王,孫策為小霸王,我張口一說,要他歸降,確實難為你了。”
張紘心中暗惱,卻是不敢反駁。
小霸王卻不是一個美稱,而且孫策也不喜歡人拿他和項羽比較。
項羽最後烏江自刎,難道孫策日後也要自刎江邊嗎?
孫策更喜歡人們叫他孫郎。
賈詡搖了搖羽扇,道:“主烏程侯不是得了數十萬山民嗎,這些山民仗著在可以在山林內如履平地,不服管教。如今雖然被強制帶出山地,但是恐怕他們還是會伺機逃回去。
主公,何不讓烏程侯將這些山民送來冀州,或者送去幽州,這些山民以後應該都會老老實實的耕田種地了。”
趙徽:“先生,認為如何?”
張紘臉色很不好看。
江東的人口,本就不如中原稠密,如果不是如今中原大戰不斷,有很多人口逃至江東避難,江東的人口會更少。
孫策好不容易,從吳越之地,擄來十萬人口,怎麼可能白白送給趙徽。
“如果先生不能決斷,可先回江東,與小霸王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