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袁術稱帝后,趙徽也是帶著張雪趙烺,還有其他人的張望周倉等人的家眷,返回冀州。
之後,鄴城將是趙徽的重心。
典韋和賈詡也已經從遼東歸來。
因為家眷中,有很多老弱婦孺,所以隊伍前進的速度不快。
並沒有使用戰船,不管是薊城還是鄴城,都不靠海。
就算是乘坐戰船,也不會節約時間。
乘坐戰船,要先到遼西,然後在渤海郡登陸。
其實要走的路,和薊城直接到鄴城,並沒有多少差距。
雖然家眷很多,影響行程,但是路上的安全,還是能夠保障。
沒有哪個山賊,敢來惹事。
看到之後,遠遠的就避開了。
因為隊伍行進很慢,每天也就不過十幾二十裡。
趙徽並不是一直都跟著大部隊前進。
他有黃獅子,每天少說可以跑五百里。
如果只走二十里,趙徽怕是要被憋瘋。
所以趙徽基本上是帶著親衛黃奎,跑在前面。
特別是前方有城池村落的時候。趙徽都會早幾天到達。
先入城觀察一番。
雖然幽州這幾年發展越來越好,但是具體到下面的每一個城池,趙徽也不可能全都一清二楚。
他藉著這次的機會,剛好沿途考察一番。
只有這樣,他也才能看到最真實的情況。
若是一直跟著大部隊走,那些縣令早幾日就能得知訊息,然後準備一番,趙徽看到的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幽州的官吏,這些年更換了很多,可謂是大換水了一次。
當初那些尸位素餐的,收受賄賂的,還有欺壓百姓的,早就都被罷免了。
砍頭的砍頭,流放的流放。
現在很多都是這幾年,參加科舉提拔上來的。
那些小吏,也多是從幽州幾個學院畢業出來的佼佼者。
而且趙徽成立了監察部,專門盯著各地的官吏。
幽州的官場,如今在大漢已經算是非常清明瞭。
趙徽穿上便裝,和黃奎一路過來。
雖然不說人人富裕,但是至少還沒有看到有人欺壓百姓。
就是城內的乞丐數量也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