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特意寫信給徐庶,求證諸葛亮信中所寫的,是否真實。
不僅是徐庶,諸葛亮的那些好友,基本也都是崔鈞的好友。
他們本就是同一個圈子。
而也不僅只是他一個人收到諸葛亮的信,孟建等人都收到了。
當下就有一些人,馬上就決定,要去冀州,去看一看諸葛亮信中所說的那些。
馬上就決定走的,基本現在都不是誰的人,不用擔心會影響自己的名聲。
他們本就是到處遊學,四處訪友,各處遊玩。
就當是去冀州遊學了。
對於南方的這些名士,他們確實很少會去北方,最多就是到豫州。
冀州幽州,幾乎都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
也就是之前出了一個盧植,會有一些人慕名前去。
崔鈞得知孟建也去了冀州之後,這一顆心就更加留不住了。
每天做什麼事情,心思都不在事情上,總是會飛到冀州,飛到鄴城。
司馬徽對於諸葛亮信中所說的,也很好奇。
但是到了他這個聲望,就算心中好奇,他也不會去動了。
想要了解的,自然會有他的弟子,前去冀州,學習瞭解之後,回來親口告訴他。
只是,孟建到了鄴城之後,卻是沒有能和諸葛亮相見。
諸葛亮已經去了太上山中的黃巾寨。
而趙徽,也是吃驚於諸葛亮在荊州名士中的影響力。
不過就是十幾封書信,卻引來了一批人前來投奔。
當初,如果他有這本事,何愁手中沒有人才。
對於孟建等人的到來,趙徽也是掃榻歡迎。
當然,對於孟建等人想要一睹為觀的望遠鏡以及火藥,趙徽也都讓他們看了一遍。
他不擔心洩密,雖然簡單,但是這些人不可能看一遍,就學會了。
他們想要知道內中奧秘,就需要留在冀州學習。
諸葛亮到了黃巾寨,馬上就跟著沈逵等人一起研究。
對於新接觸的知識,已經超越了想要封侯拜相,一展平生所學的心。
他以為,自己什麼都學會了,可是現在才明白,他看到的不過是這個世界中渺小的一粒沙子。
還有更廣闊的空間。
他的學識,還遠遠不到家。
雖然沈逵還帶著人在製造陶罐,但是在黃巾寨中的他,已經開始研製火炮了。
有趙徽的圖紙,沈逵如今已經打造出來差不多的火炮。
只是還有一些東西,他現在還沒有研究透。
首先就是火藥的填充。
沈逵需要保證,火藥填充時的安全性,要保證不會炸膛。
諸葛亮剛到黃巾寨,目前還是跟著沈逵學習為主,並不能馬上就幫助到沈逵。
來到黃巾寨的諸葛亮,再一次開啟了眼界。
不管是沈逵的研究,還是其他人的,他都充滿興趣,什麼都想研究,什麼都想學。
有什麼不懂的,就直接詢問沈逵等人。基本上沈逵他們只要講解一遍,諸葛亮就能馬上理解。